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作者:许静逸  日期: 2024-04-07  点击:

一、谈话回顾方法,导入古诗学习

1.背诵《春晓》、《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村居》。

2.谈话交流:老师做个简单的调查,经过六年的学习,你学了多少首古诗词?(真厉害,你是个爱读诗的孩子)

3.学了那么多古诗,同学们对学习古诗的方法肯定不陌生,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板书:诗意、诗画、诗情、诗韵。用这样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和一首词。出示题目:《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合作学习,初步把握诗词大意

1.出示诗和词,检查朗读情况。(一个小小的考验,选择你最擅长的一首,读正确,读流利。难度升级,能不能两首一起挑战?)

2.刚才只是小小的热身,真正的挑战开始。注意老师的要求。

合作要求:

1)组员在组长带领下,借助注释,紧扣诗词中的关键词句交流诗和词的意思。

2)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及时记录交流成果。

3)合作结束后,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组员可进行补充。

3.小组合作。

4.全班交流,其他小组相机补充。

预设:

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野外空旷远处的天比树还低,江水清清明月倒映其中感觉和人很亲近。

2)相机指导重点词语:

“烟渚”:烟雾缭绕的小洲。

“愁新”:愁绪增添。

“野旷”:野外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月近人”:月亮跟人很亲近。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着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4)相机指导重点词语:

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星天外:天上的星。

七八个和两三点:相对应,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指稀少或者小。

半夜清风蝉鸣:晚上阵阵凉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鸣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喜悦。

路转溪桥忽见:转了几个弯过了桥突然出现。

5.理解诗意,朗读古诗词

 

三、对比诗词画面,奠定情感基础

1.两篇作品都写了月夜中的景色,仔细读一读,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

1)《宿建德江》

看到:移舟、烟渚、日暮、野旷、天、树、江清、月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看到:明月别枝、星疏雨稀、旧时茅店、溪桥忽现

听到:鹊惊蝉鸣、蛙声一片

闻到:稻花飘香

2.把画面带入诗词中,我们一起再次品味品味。

3.同样是写月下景色,作者却描绘了完全不同的画面,比较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宿建德江》描绘的景色以看为主,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景色更加丰富,作者从视、听、嗅多方面去写景。)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描绘的画面与诗人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现在,你再来看看,同样是写月景,作者描绘的画面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预设:第一首诗因为诗人比较忧愁,所以诗人描绘得画面显得比较凄清,第二首词由于作者心情比较欢快,所以作者描绘得景色就比较丰富,有看到得,有听到得,甚至有闻到得,因为作者有闲情逸致,所以能享受其中,对景色关注得比较细,画面也比较美。)板书:忧愁、欢快

5.说到诗人的忧愁,我们不得不得回顾一下诗词创作背景。出示资料连接。

1)《宿建德江》写作背景:孟浩然一直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

2)读到这里,你对诗中的愁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能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吗?

3)读出你的感悟。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辛弃疾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期间创作了不少的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村居》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结合背景资料,你有什么新的感悟,结合词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四、对比朗读,感悟诗韵

1.通过两个作品的对比学习,我们初步学习了诗词的意思、描绘的画面和传达的感情,非常不错。基于这样的学习,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味,那就更好了。出示《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指名朗读。

2.生互评。

3.相机采访,交流方法。

《宿建德江》:作者内心忧愁,朗读时声音低沉,节奏缓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心情欢快,朗读轻快,声音上扬。

4.比较朗读,男生读《宿建德江》,女生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五、总结

文中还有一首诗也很有意思,诗中的每一句话都给我们刻画了截然不同的奇妙景象,请同学们运用比较的方法先自主学习,我们下节课再交流。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