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回顾导入
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的故事”写的是“我”的一个梦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梦境。
二、学习“梦境”部分
1.(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第3—9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梦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可以概括这一印象的词语。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
(3)汇报交流
预设:美丽,幽雅,有趣。
教师板书:美丽 幽雅 有趣
2.(1)教师提出要求: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请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2)教师阅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①教师引导:你都圈画了哪些话呢?
预设1:我圈画了第5自然段中“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这句话。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预设2:我圈画了第7自然段中“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这句话。
②教师引导:你们为何要圈画这些内容呢?
预设: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令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
3.(1)教师出示句子: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并勾画词语“红锦带”“带”“狗”“白云”“雨女”。
教师提出问题:读一读这些词语思考这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句话前后的句子“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用了相同的字词。
4.(1)教师出示句子: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并勾画词语“夏云头”。
(2)教师提出问题:这句话中将什么比作了“夏云头”?
预设:这句话将水中的倒影比作了夏云头。
(3)教师出问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将水中的倒影比作夏云头呢?
教师出示水中倒影和夏云头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预设:无论从外形还是从颜色来看,水中的倒影和夏云头都很像。
5.(1)①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第3—9自然段,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思考: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③汇报交流
预设1:第4自然段中说“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第8自然段中说“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
预设2:第5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景致相似:都在描绘江南水乡。
(2)教师提出问题: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预设1: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
预设2: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致?
三、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1.(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提出你的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相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为何作者说真爱这个好故事?总记得这个好故事?
预设2: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2.教师引导:要想进一步读懂文章内容,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一些资料。
3.(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图示。
(提示:方框内填写“梦境”和“昏沉的夜”代表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
(2)学生默读“资料链接”,结合课文内容填写图示。
(3)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4.教师提出要求:结合图示谈谈你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预设:在如此昏沉、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并没有消沉,他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追求着美丽、幽雅、有趣的生活。
5.教师提出问题: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学习本课和上一课时,我们借助了哪些资料?
预设1:关于作者生活经历的资料。
预设2:关于作品创作背景的资料。
预设3:别人对这一作品的评论或注释。
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指的是一个梦境,梦里 “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拓展延伸
《野草》这本散文诗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这期间,鲁迅经受了一场持久、广泛、深刻、严峻的考验:先是女师大风潮,接着是“三一八惨案”,这中间贯穿了他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野草》虽然也蒙上了阴暗的气氛,夹杂着颓唐的干扰,但其基本精神是积极的,体现了人民的情绪和希望。
《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诗情和哲理的结合,是《野草》艺术上的第二个特征。《野草》艺术上的第三个特征,是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
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2.课后作业
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实 梦境 现实
昏沉的夜 美丽 幽雅 有趣 昏沉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