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展示月夜图,配以抒情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激起回忆,找体验。教师:同学们有和亲人在月下漫步、闲聊的经历吗?当时你有怎样的感受?(指名交流)
(2)过渡:月下漫步,别有一番情趣。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月亮》,去感受月下的诗情画意。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过渡: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
2.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
鹅卵石 风俗 跃出 稻穗 镀亮 田埂 闪闪烁烁
(1)认读正音:指名读,重点指导 “卵、穗、埂、烁”的读音。
(2)识记字形:
熟字加偏旁,例如:谷——俗、度——镀、更——埂、惠——穗、乐——烁。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默读课文,用“△”标出“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的地方。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小路、溪边、村道、田埂。
5.梳理脉络。
(1)引导: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几次,请用“____”标出来。
(2)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3)教师点拨:“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这句话将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请填写下表。
课件出示:
第( 1 )~( 3 )自然段 |
小路上走月亮 |
第( 4 )~( 5 )自然段 |
溪边走月亮 |
第( 6 )~( 7 )自然段 |
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
第( 8 )~( 9 )自然段 |
总结全文 |
【设计意图】在检查生字新词的过程中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文的规律,字在词中呈现,字词再回文中巩固。根据课文结构特点,即“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从整体入手,再通过填写表格来梳理文章脉络,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
1.师生合作朗读第1~3自然段。
2.朗读课文,想象“月亮升起”图。
(1)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思考:“我”和阿妈走月亮,走在村间小路上看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赏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朗读发现。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②听读想象。展开想象,跟随作者一起看月光照亮的景物,你脑海中的画面在怎样变化?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③朗读体会。月光好像把地上的一切都依次照亮了,月光是那样明亮、柔和!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④小结:“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看到了月光下的山、树、路,一切都那么明亮、柔和。
板块四 观察比较,练习写字
1.引导分类。(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引导观察:请认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看看可以分成几类。
(2)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左右结构 淘 洼 坑 填 稼 稻 俗 跃 鹅 卵
上下结构 葡 萄 熟
上中下结构 牵
半包围结构 庄
2.分类指导书写。
(1)指导左窄右宽的字,范写“稻”,其余的字提醒关键笔画和易错的地方。
(2)指导左右等宽的字,范写 “卵”,提示:“卵”字左边不要少写了长撇。
(3)范写上下结构的字,提示:“葡”“萄”上小下大,“熟”上大下扁。“葡”中的“甫”不要忘了写点,“萄”中的“缶”的竖不能出头。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3.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