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
2、了解池子与河流的不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她就一无所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池子与河流的不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感悟“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她就一无所有”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都是哪些故事。(我要的是葫芦,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滥竽充数。。。。。。)
师:看来猜一猜是难不倒大家的,这些故事都藏有一个小秘密,你有没有发现?
指名回答(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寓言故事)
师:寓言有什么特点?指名汇报,(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
师:咱们今天要学的池子与河流也是一篇寓言。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俄国作家克
2
雷洛夫想通过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是咱们要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弄明白的。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在把课文读通的基础上,课件出示(说一说: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什么?2、猜一猜这篇寓言可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读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词语。
师:老师首先来检查一下孩子们的自学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滚滚滔滔 生涯 贵妇人 忙碌 遵循 尊敬 应验) 2、读难读的句子。
师:生字词语大家都读得非常准确,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我什么时候看见你,你总是滚滚滔滔! 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双引号的特殊用法。
师:这么难读的句子大家都能读得这么好,老师给你们点赞!读了课文后你知道的课文主人公是谁吗?指名汇报。(生汇报,课文的主人公是池子和河流,师板书池子、河流画图表示。)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寓言有不同吗?指名汇报(这篇课文是寓言诗)
师:这篇寓言诗一共有多少个小节?(十个),主要抓住主人公的什么来写的?(生汇报:主要抓住了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来写。)哪些小节写的是池子的话?(1-6小节是写的池子说的话)哪些小节写的是河流的话?( 7到8小节写的是河流说的话。)
师:这首诗一共有十个小节,而其中的1-8小节写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所以的确3
可以看出,他们的对话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请你们再观察他们之间的对话,(出示课文1-8小节)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双引号的用法与我们平常的用法有什么不一样?(指名汇报:我发现引号的用法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因为这里有些引号只有前引号,而到最后没有后引号)你的观察很仔细,的确有些小节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这是引号的一种特殊用法,叫连续引用。当几个连续的小节都是同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只需要在小节的开头加上引号,而后引号只需要在说完话之后,加上一个后引号就可以了。咱们看,第一到第六小节,都是池子说话的内容,所以,只用了一个后引号,而第7到第8小节是河流说话的内容,所以也只有一个后引号。
师:猜一猜这篇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指名说。 预设:生1、要是自己有才能的话就要不断的去利用。 这是你的想法,很不错,还有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2、我们要勤劳不能懒惰 生3、我们要做有追求的人。。。。。。 三、再读课文,结合观点领悟寓意。
1、根据阅读提示,找出关键信息。
师:看样子孩子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说法,那谁的说法才是这篇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呢?咱们得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验证的方法就藏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里。请同学们仔细的看看阅读提示,找一找哪是验证方法。指名汇报(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师:赞同哪一个的观点的确就是验证方法,要想证明赞同哪一个的观点,咱们首先得找到他们的观点。如何找观点呢?这篇课文是一片略读课文,找观点要靠大家自学来完成。老师这里给大家一份自学提示(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1到8小节,找一找哪些词能看出池子的观点,请用圆圈圈出来,哪些词能看出河流的观点,请用
4
波浪线划出来,并读一读带有这些词的句子。2、小组轻声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各是什么呢?3、两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试着通过读来表现它们的观点。)
2、生读课文,找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
请你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生自学课文,师巡视。请学生把找到词语板书到黑板上。(池子:无忧无虑、清闲、不用操心、在睡梦中、安闲)(河流:伟大、光荣无比、奔流不息、不顾安逸,滚滚滔滔)(提示学生讨论、分角色读课文)孩子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关键词,能不能从这些关键词中,看出池子的观点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池子的观点)指名汇报。(根据汇报补充课件(池子要过无忧无虑的清闲生活))从这些关键词中能不能看出河流的观点是什么?(课件:河流的观点)指名汇报。(课件:河流的观点:要过奔流不息的忙碌生活)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师:池子的观点和河流的观点咱们现在都清楚了,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池子和河流的观点表达出来呢?老师把刚才孩子提到的这些关键句给找了出来,(课件出示句子)想请两个孩子来通过朗读把池子和河流的观点表现出来。指名分角色读。这两位同学刚刚读得非常棒,(掌声)接下来我们分组分角色来读。(生分组读池子和河流的观点的句子)。
4、结合生活,根据池子与河流不同的观点,说说寓意。
孩子们读得真棒,老师为你们点赞。池子与河流他们有各自的观点,当老师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想起了我的一个好朋友,他大学毕业以后在一所小学任教,从上班第一天开始他一直都勤奋学习,虚心请教,工作也很努力,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优秀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努力的学习,他自己也觉得以他现在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绝对能教好她的学生们了,你们觉得他以后该怎么做呢?(指名汇报)刚才孩子们的建议是希望他继续过河流一样的生活,继续奔流不息,你们的建议是不是
5
正确的呢?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给出了答案,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最后两个小节,看一看你找到了什么答案。(生读文)孩子们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答案。指名汇报。(观点不同,结局不同。)(师板书:结局 池子完全枯干,河流 长流不断。)现在答案就出来了,如果老师的这位朋友不想像池子那样到最后变得完全枯干,才能一步步枯竭,他就必须像孩子们说的那样,向谁学习?(河流),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长流不断。老师想问问你们,作为小学生的你们,应该怎么办?(指名汇报,适时评价)孩子们刚才的回答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就是要向河流那样过奔流不息的生活,而不能够向池子那样只过安逸的生活。如果像池子那样我们的才能就会像池子一样,一步一步衰竭,这就是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课文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5、总结学习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我们是怎样读懂《池子与河流》这篇寓言诗所讲的道理的呢?(指名汇报:先找到池子与河流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再结合他们的观点和结局,说说我们应该向池子还是河流学习。)如果学生不会,指着板书提示。
师小结:我们结合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和不同结局,看我们应该赞同谁的观点,这就是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拓展阅读,运用学法
师:这种学习方法不光是可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用到其他课文的学习中去。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另一篇课文(课件出示《鹰和鸡》),现在就请孩子们从抽屉里拿出《鹰和鸡》这张练习纸,自己默读寓言,先找出鹰和鸡的不同观点,然后看看这篇寓言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读文思考师巡视。
师:哪个孩子来说说鸡的观点是什么?(指名汇报)鹰的观点呢谁知道?(指名汇报)鹰和鸡的观点我们找到了,能不能结合观点说说这篇寓言的寓意?指名汇报。是的,
6
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当你看出人家有才能的时候,不要白白浪费精力去吹毛求疵(cī),而应该看到人家的优点和长处,向人家学习,迎头赶上去。(课件出示最后这句话,生一起读。)
五、课外阅读推荐
今天我们学的这两篇寓言都是从曹文轩和陈先云改编的《克雷洛夫寓言》里选出来的。咱们第二单元课后的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是小故事大道理,要让咱们去读中国古代寓言,去读一读《克雷洛夫寓言》还有《伊索寓言》。这就是老师为你们推荐的(课件出示:《克雷洛夫寓言》),希望大家从这些故事里得到更多的道理,也希望大家能喜欢老师推荐给大家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