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13.*金色的鱼钩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曾学过毛泽东写的《七律 长征》,还记得吗?齐背。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出示课题)13*、金色的鱼钩 齐读课题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是篇略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略读课文有哪些策略和方法?学生回顾。
(PPT出示)略读课文学习策略:
1、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明确阅读任务。
3、运用方法,品读语言文字。
学生朗读回顾.
2.速读,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你可以选择我们曾经学过的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小标题的方法,还可以用主要人物加主要事件的方法来概括。
3.生自读课文。
4.学生汇报:这篇文章主要讲了
学生评价句式:我要补充
我要纠正
三、根据提示,明确阅读任务。
1.过渡:这篇文章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主要人物是老班长,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自学提示明确这课的阅读任务。
2.生齐读自学提示。
3.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呢?请你找一找文中对老班长的描写,画一画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并写一写简单批注。
4.学生自学。
四、运用方法,品读语言文字。
主题探究: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呢?
1.四人小组交流,碰撞思想,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
2.集体汇报,反馈成果,并让学生板书。
预设:
(1)炊事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有特别亲,大家都叫他“老班长”。(抓关键词“背有点驼、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感受其饱经风霜。抓关键词“特别亲”“老班长”感受其和蔼可亲)(相机板书:饱经风霜 和蔼可亲)
齐读,一起来感受这位饱经风霜、和蔼可亲的老班长。
(2)◇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为什么用“嚼”这个字?(食物少,难吃,硬)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相机板书:舍己为人)
(3)研读“笑”意。
◇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文中不止一次写到老班长的“笑”,联系前后文,从这三处“笑”体会到什么?(老班长刚端来鱼汤时的笑是故意装出来的,想因为从全文看,老班长是一个工作极端负责的人。今天他端来的鱼汤“特别少”,他心里只能充满了自责,怎么会笑呢?但是他想到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想到同志们已经知道他从来不曾吃鱼,今天的鱼汤不一定能痛痛快快喝下去。因此他故意装出一个笑脸。他想用这个笑脸来创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不仅这个笑是装出来的,连他说的那句话也是编出来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第二处体现出老班长对战士们的担心,担心他们不喝鱼汤,就走不出草地;第三处“笑”是真正的笑,虽然欣慰,但又感愧疚,毕竟吃的太少)
相机板书: 关爱战友
教师引读。小结: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
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4)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是否矛盾?
小结: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更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谁愿意用朗读描绘出这位可敬的老班长,指名一人读。(相机板书:忠于职守或忠于革命 忠于党)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理解:“金色的鱼钩”的含义
(1) 这篇文章句句感人,字字动情,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感受到 这是一位( )的老班长,
是一位( )的老班长,
是一位( )的老班长,
……
更是一位( )的老班长。
(1)课文给我们塑造了这么一位可歌可泣的老班长形象,为什么不以“老班长”为题呢?
预设:金色的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更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2.师总结:“金色的鱼钩”不仅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代表,更是在长征途中许许多多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再读课题:“13 金色的鱼钩”。
板书设计
13*、金色的鱼钩
( )的老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