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作者:王琦  日期: 2023-04-23  点击:

12.为人民服务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查资料理解课文的背景和文中的词语;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新词,掌握“鼎”字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查一查:

1.课文的背景: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

2.陌生的词语: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法西斯等

谈话导入:(出示图片)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我国的各级政府机关里,在大厅或广场或院墙等显眼的位置上都有这样一条标语“为人民服务”。知道这个标语的来历吗?(各级政府机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座右铭、行动口号),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演讲稿,这篇悼词。(齐读课题)

 

二、说一说: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张思德:牺牲、泰山、死得其所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剥削

◇李鼎铭:精兵简政

 

三、写一写:

相机指导“鼎”的写法   古代三足两耳的锅,也有四足的



(说这个人名气比较大叫?)大名鼎鼎

(说这个人说话比较有份量,就像九只鼎那样重,叫?)一言九鼎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同时存在,叫?),三国(足)鼎立

书写: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四、理一理:课文的脉络

1.介绍议论文:刚才我们读的这篇课文,与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而是讲一个观点,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2.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提示:一段话的中心句一般规律是要么在段首,要么在段尾。)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互爱互助。

  (5)形成制度:促进团结。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2)结合课前的查找的资料交流、理解句子  

①出示句子: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②找出重点的词语,理解“完全”“彻底”  

③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④朗读感悟  


一、课前查一查:

1.课文的背景: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

2.陌生的词语: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法西斯等

谈话导入:(出示图片)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我国的各级政府机关里,在大厅或广场或院墙等显眼的位置上都有这样一条标语“为人民服务”。知道这个标语的来历吗?(各级政府机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座右铭、行动口号),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演讲稿,这篇悼词。(齐读课题)

 

二、说一说: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张思德:牺牲、泰山、死得其所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剥削

◇李鼎铭:精兵简政

 

三、写一写:

相机指导“鼎”的写法   古代三足两耳的锅,也有四足的

(说这个人名气比较大叫?)大名鼎鼎

(说这个人说话比较有份量,就像九只鼎那样重,叫?)一言九鼎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同时存在,叫?),三国(足)鼎立

书写: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四、理一理:课文的脉络

1.介绍议论文:刚才我们读的这篇课文,与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而是讲一个观点,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2.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提示:一段话的中心句一般规律是要么在段首,要么在段尾。)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互爱互助。

  (5)形成制度:促进团结。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2)结合课前的查找的资料交流、理解句子  

①出示句子: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②找出重点的词语,理解“完全”“彻底”  

③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④朗读感悟  

4.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理解司马迁的话。

(课件出示司马迁的话 。学生明确“固”、“或”的意思。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就是引用。引用的作用是让读者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4)指导学生读出这些词的感情色彩

给二个“死”换个合适的词语:

①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②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送命……

5)交流关于生死的名言:

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党的宗旨

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           不怕批评  

             议论文             不怕困难

                                    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