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六上《腊八粥》教学设计

作者:王琦  日期: 2023-04-22  点击:

2.《腊八粥》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手法。

2.通过品析具体语句,感受八儿嘴馋的可爱人物形象及家人之间其乐融融的亲情。

3.体会作者在文字背后寄寓的眷恋亲情、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

1(板书课题:腊八粥  沈从文)。齐读课题。

2.说到腊八粥,有一首童谣是这样唱的(出示图片,播放音频)。

3.“过了腊八节,就把年来办”。农历12月份又被称为腊月,腊月初八就是就是民间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开始大扫除、置办年货,准备过年啦。在这一天,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出示图片),那就是——喝腊八粥!

 

二、预习反馈

1.这腊八粥,甜甜腻腻,香气扑鼻!(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你读!

这腊八粥,软糯浓稠,让人垂涎!齐读!

2.这腊八粥里食材丰富,你说——(指名说)


3.烹制的过程也是很不简单,请你读,齐读。(出示生字“熬、搅和、嘟囔、

浓稠、深褐”及图)

4.吃起来大快朵颐!(出示生词“咽唾沫、大匙大匙、塞灌”)请你读!

5.从咿呀学语的孩子到胡子白花的老人,大家都对这碗腊八粥爱不释口!那就更不用说沈从文笔下的小八儿了。

6.大家课前都读了课文,再看看插图,小八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外貌:四五岁、连赶羊的资格都没有,还没有灶台高,虎头虎脑;性格特点:天真可爱、活泼……)

对,再看看课文,面对腊八粥,有一个字最能表现出八儿的特点。请你说!(板书:馋)

 

三、 品读“等粥”

1.八儿为了吃这碗腊八粥,他等啊等,(板书:等粥)这腊八粥熬了多久,

他就等了多久,就馋了多久。

2.小声读课文219自然段,找出描写八儿馋样的句子,读出来。

34名学生朗读句段。

3.沈从文是大作家,了不起,他写八儿嘴馋可不像你们这样七嘴八舌、杂乱无章的,他可是非常有层次、有条理的,层层推进,把八儿的馋样勾画得淋漓尽致。咱们先来看看2-8自然段。(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4.(出示28小节)字里行间处处都写出了八儿的馋样,形象生动。这里面有几处细节尤其生动。(板书:抓细节)

1)“喜得快要发疯了”

你来读第一句。问: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八儿?

指导朗读,读出狂喜的样子。

2)“进进出出”“预备整齐”“好久”

请你来读第二句。指生问:从他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八儿?

指导朗读,读出等得焦急、迫不及待。

(3)“眼睛可急红了”

但是时候还早呢,请你接着读——你读出了什么?


妈妈的话让八儿更急了,你再来读读——

4)“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来看看八儿和妈妈的对话,你现在就是小八儿,你来读。

问:你为什么连喊两个“妈”?喊一个行吗?为什么?

5)“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再着急也得等到太阳落山才行,小八儿,你继续说——(指名读)

问:你觉得这个“那”字好不好?为什么?

问:八儿是真饿了吗?

指导朗读,读出八儿耍赖的样子。

6)“叹气的粥”

沈从文不仅正面描写了八儿的馋样,还从侧面写了粥,一起看看(出示句子,显红“叹气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那锅中叹气又像是嘟囔的东西”)

这粥不是在叹气就是在嘟囔,沈从文多次描摹粥在锅里的场景(板书:描场景),是为什么呢?

5.小结:你看,通过抓细节、描场景,沈从文就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迫切盼望(板书:盼粥),让八儿嘴馋可爱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6.可是,表现八儿的馋,盼粥才是第一层次,后面还有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对于这锅粥,八儿还有什么活动?请你学着“盼粥”这个样子,也用两个字概括出来。

指名说,板书:分粥、猜粥、看粥。

7.盼粥表现了八儿的迫不及待,分粥也很有趣(出示911自然段)。我们来看看小八儿是怎么分的。

1)请你读。

2)(显红省略号)我觉得八儿还没分完,妈妈继续说——“是呀,孥孥说得对。”那小八儿,你继续分——(指名说)“要不然我吃四碗,那你就吃两碗……”“是呀,孥孥说得对。”小八儿,你接着分——(指另一生说)“要不然我吃四碗半,那你就吃一碗半”……

3)这小八儿,看羊还不够资格,顶多四五岁,但是他八以内的加减法,他算得很溜哦,你能看出什么?(指名说)真是个小精明!好可爱!


你觉得让你讨嫌吗?(指名说)你看,沈从文这样写,不仅让小八儿不讨嫌,还挺让人讨喜的,妈妈也觉得讨喜,“是呀,孥孥说得对!”


四、品味“喝粥”

1.八儿最后终于喝到了粥。(板书:喝粥)(出示最后一段,显红“夜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齐读。

2.作者只用了24个字,3个标点来写八儿喝粥,但是写等粥的过程呢?从哪里到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1)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八儿的急切和渴望,更衬托出腊八粥的美

味。(2)有一种吊起读者胃口的作用,不去具体详写他们是怎么吃的,单读了对等的过程的描写,就能自然而然想象出吃的时候他们也是何等美味。如果再写吃的过程,就啰嗦了。(3)等的过程中,不仅能体现出腊八粥的美味,还能在这些小细节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温情,在八儿和妈妈之间的互动中感受到一种其乐融融。

3.不愧是文学大家啊!咱们也要像沈从文这样合理艺术地去安排内容的主次。

 

五、深化情感

1.围绕一碗腊八粥,沈从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脱脱的八儿,为我们展现了一

幅充满爱的其乐融融的家庭画卷,为我们娓娓道出生活之美、人性之美、亲情之美。(板书:爱心图)

2.这篇小说写于19251226日,那年23岁的沈从文孤身一人在北京闯荡,腊八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在那时那景中,他提笔写下了这篇小说。

想一想:这一碗腊八粥还仅仅是一碗腊八粥吗?它还包含着什么?

(板书:思亲 思乡)

 

六、课后延伸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碗香甜的腊八粥里包裹着中国人深深的思恋、浓浓的情意和美好的憧憬与祝福。腊八粥也化为许多作家笔下的文字,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冰心笔下的《腊八粥》。


4)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穷困潦倒,能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吃的也都是些糠菜、粗粮,甚至是树皮、草根。也只有到过年时,才会把一年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全家人分享。能吃到细粮、白糖这种东西更是稀有啊!这也难怪小八儿知道妈妈煮腊八粥会“喜得快要发疯了”!(指“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再看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因为全家人对八儿都很疼爱)(板书:慈爱)

8.(出示14小节)小八儿盼呀,分呀,总不及吃到嘴里,可是火候未到,他吃不起来,没办法,他只能——(指“猜粥”)。请你来读这一自然段。

哎呀,吃不到啊,他在想,他在猜,他在画饼充饥!请你再读。

你看到什么样的八儿?

9.盼粥、分粥、猜粥,沈从文就是这样层层推进,让小八儿的形象不断丰满起

来,写出了他的馋样。但是盼呀,分呀,猜呀,还不能满足,他还得——(指板书“看粥”)(出示1718自然段)

(1)齐读。

(2)每个人眼里的粥都不一样,小八儿眼里的粥也不一样。(显示加点的“跌、肿胀、脱了红外套”)这些词用得很生动,你能说说生动在哪里吗?(拟人)

(3)你再读读,这是四五岁的孩子眼中的粥,写出了什么?(童趣)

(4)(出示141617自然段对比)好奇怪,作者在14自然段中不是写到了猜想中粥的变化了吗?怎么在这里又写到了相同的内容,那不是重复吗?是不是可以删掉一处,为什么?

这种回环复沓更能突出体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表现出八儿的谗样。(板书:回环复沓)

10.总结:看,作者通过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小情节把八儿等粥的过程写得这么有条理,这么有层次,这么详尽生动,把八儿那种盼而不得、想而不得、看而不得的谗样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板书设计


  腊八粥

                     沈从文      思乡 思亲

盼粥      抓细节 

等粥        分粥      描场景          馋 · 慈爱

            猜粥      回环复沓              

  看粥             

喝粥                  主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