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激趣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不仅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还能从中梳理出关键问题,真是会读书、会思考。
2.(出示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列出来了,那我们这节课就试着去解决它们,有没有信心?
二、自主学习讨论,解密形成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渔民的儿子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块琥珀。这样的一块琥珀可不常见,所以同学们都很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想要知道琥珀形成的过程,我们得先弄清什么?(形成的条件)这个问题是深入学习课文的主要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
2.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的思路,同学们按要求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
学习要求
(1)默读思考 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在文中圈画出关键词句。
(2)交流归纳 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找到的内容,归纳琥珀形成的条件,小组共同完成学习单。
3.全班交流深入学习。预设学生交流关于琥珀形成的条件如下:
【夏日高温】
随机出示: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还有哪个小组也觉得温度是必要条件?
(2)刚刚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关注了这几句(显红),你们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
(3)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看一处,还要联系上下文一起看。
(4)气温的变化可以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
(显红“暖暖”、“火热”、“热辣辣”)
(5)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夏日,去感受温度的不断升高。(齐读)
小结并板书:夏日高温 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遇不幸作了铺垫。夏日高温就是琥珀形成的条件之一。
【松树林】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只有松树才会有松脂,所以松树也是条件之一。
(板书:松树林)
【时机凑巧】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1)现在你就是小科学家,你觉得怎样的情形下这两个小东西才会被包裹在一起呢?(显红:刚好)
(2)如果不是这么凑巧呢?
*假如蜘蛛猛扑过去,把苍蝇吞了,大摇大摆地走了,松脂才滴下来,就不会有这块琥珀了。
*要是蜘蛛刚把苍蝇吃了,还没来得及逃,松脂就滴下来,人们就只能看到包裹着蜘蛛的琥珀了。
*假如蜘蛛正要扑过去,掉下来的松脂已经把苍蝇包住了,那人们就只能看到包裹着苍蝇的琥珀了。而蜘蛛就不可能出现在这块琥珀中了。
小结并板书:时机凑巧 由此可见,时机非常重要,这松脂滴下来的时候不早也不晚,正好包裹了这两个小东西。
(3)谁来读出这时机的巧?(指名读,男生齐读)
【松脂不断滴】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1)你为什么觉得这是琥珀形成的条件?
*如果就那么一滴,两个小家伙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
*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形成不了球。
小结并板书:松脂不断滴 是呀,只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才能把这两个小家伙重重包裹起来。
请女生一起读出两只小虫被重重包裹的感觉。
【时间漫长】
生答随机出示: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1)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
(2)你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找到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从1900年到2000年是一个世纪的时间,100年。一万年是几个世纪?(100个)那几百万年呢?几千万年呢?
(4)老师查了下资料,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它距今才一百七十万年。
(5)了解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读好这漫长的时间吗?
小结并板书:时间漫长 琥珀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地质变化】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1)你为什么觉得这几句话是琥珀形成需要的条件?
(2)这一系列的改变就是地质变化。
(3)你能结合课文说一说地质变化吗?
(4)正是地质的不断变化,让这个琥珀球被埋进了泥沙中,让我们一起去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化。(齐读第11自然段,板书:地质变化)
学习方法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回顾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解决了问题的呢?(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是啊,用这些方法解决了琥珀形成条件的问题,真是会学习。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继续用到这样的方法。
(板书:抓住关键词句、练习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
三、研读贯通,试说过程
1.刚刚同学们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梳理出了琥珀形成的条件。现在你一定能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了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比上节课说得更好。
2.同桌之间练说。
3.指名说,适时点评。
四、科学探究,理解推测
1.这样的一块琥珀被渔夫的儿子捡到了,那课文中描写的形成过程是凭空想象的吗?(不是,是推测出来的)推测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你就是研究琥珀的科学家,你拿到这一块琥珀,会从中推测出什么呢?
出示:我从 推测出 。
2.这块稀有的琥珀是呈现在我们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正是从这块琥珀的材质,里面包裹的蜘蛛和苍蝇,我们才可以推测出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情形。
(出示虫珀)老师也从古生物博物馆的科学家那儿借来了一块琥珀,你能通过这块琥珀推测出什么吗?
五、关注文体,感知特点
1.正是因为琥珀的材质,里面所包裹的物体,科学家们推测出了几千万年前发生的情形,也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作者写的内容都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板书:科学性)
2.出示琥珀的解释。这是老师在百度百科找到的琥珀的解释,指名读。如果你想了解琥珀,这两份材料你会选择哪一份呢?为什么?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文字是科学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板书:文学性)
3.推荐科学小品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