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
作者:应学萍 日期:
2023-03-13 点击:
次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说出铁罐和陶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实物比较陶罐和铁罐本身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读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情况
认读生词、正音指导、词意考察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1-9自然段
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品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的课文出现了很多对话,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9自然段。
看看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样的孩子?试着从对话中找出依据。 第一组: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发现“谦虚”,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子(谦虚),除了谦虚,你还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这是一只(有礼貌)的陶罐子。从哪看出?(刚才铁罐子称陶罐为陶罐子,而陶罐却称铁罐为兄弟。)读出谦虚的语气。理解“兄弟”这个称呼包含的友情,读出陶罐的友善。指导书写“谦虚”。
发现“傲慢”,读出傲慢的语气。铁罐为什么用这么用这样傲慢的态度跟陶罐说话?引导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在挑衅陶罐,语气上扬,读出挑衅的味道。(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互换角色读。)
过渡:就是这样傲慢的铁罐,就是这样自以为是的铁罐,继续奚落着陶罐.(指名读) 第二组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发现并理解“轻蔑”,轻蔑是什么意思?谁来做一做轻蔑的表情?(半眯着眼睛,把眉毛一扬,下巴一抬,手叉腰,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带上表情和动作读一读。“懦弱”的“懦”是本课的生字,你有什么
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宝宝?在这千万不能读半边字,念成需,齐读“懦弱”。你理解“懦弱”的意思吗?能给他找个相反的词吗(坚强) 陶罐真的懦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发现“争辩”,理解陶罐的据理力争。读出这份不卑不亢。 发现“……”,陶罐的话被铁罐打断了,理解铁罐的无礼,补充省略号里的内容,体会铁罐打断陶罐话时的心情。 第三组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铁罐的心情如何?用课本中的一个词——恼怒。你还知道其他描写生气的词吗?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火冒三丈、怒气冲天。这是一个()的铁罐,生读。练习三个词语读。读出铁罐的恼怒。 同学们,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听地话说陶罐,这就是—— 生:奚落。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气极了的铁罐要做什么?他为什么想这样做?这样做对吗?
理解铁罐的不讲道理、不可理喻、气急败坏……明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理解陶罐的一再谦让,心胸宽广。
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台两组,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我的发现
像这样在提示语中加入神态或动作描写,就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哈哈,我钓到了一条大鱼!”我( )地对妈妈说。 妈妈( )地说:“天冷了,戴上帽子,小心着凉。” “你怎么能这样,随便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老师( )地说。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了解人物的性格的方法。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陶罐和铁罐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让我们在下节课一起来揭晓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