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跳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故事的方法讲述。
教学重点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故事的方法讲述。
课前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揭题
1.读题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跳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预设:这是体育比赛跳水项目吗?谁跳水?为什么跳水?……
2.介绍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创作标志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跳水》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
二 检测梳理
1. 自主先学
◆导学单1
(1)自学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边读边在书中勾画出课文中都有哪些角色。
(3)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2.展学提升
(1)字词检测
一艘 桅杆 勾住 逃脱
船舱 放肆 吓唬 顶端
哭笑不得 不知所措
风平浪静 摇摇晃晃
你理解哪个词语的意思?渗透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动作表演等等。
“摇摇晃晃”这个词在课文里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呢?
预设:第一次是孩子走横木不稳;第二次站在横木上非常害怕,突出情况危急。
◆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艘 颗 顶 只 条 支 根 块
一( )帽子 一( )猴子
一( )横木 一( )甲板
一( )帆船 一( )炮弹
一( )绳子 一( )步枪
(2)梳理课文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 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这篇课文叙述了水手们逗一只猴子,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快速浏览课文,按照申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段。
板书:
起因( 1 )风平浪静,水手逗猴子。
经过(2-4)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上。
结果(5-6)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把孩子救上船。
学生对照交流结果进行修改。
3.迁移合作
请用“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顺序简单说说一件事情,先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借助思维导图板书。
小结:像课文这样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得清清楚楚。
三 了解起因
1.自主先学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2.踊跃展学
出示: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理解“放肆”“显然”在文中的意思,用“显然”说一句话。
猴子“放肆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指名朗读,读出它的“放肆”。齐读。
猴子“放肆”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 总结提升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可以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按照发展顺序叙述得明明白白。
板书设计
17.水手
起因 水手逗猴子
经过 猴子逗孩子 孩子追猴子
结果 船长下命令 孩子跳水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