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作者:张轲  日期: 2023-02-19  点击: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新时代的教育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前的小学生思维创设过程中,要不断形成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能力,为新时代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思维;策略

 

一、激活小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思维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是一个过程反映名词,最初是对人脑借助语言这一表达工具对客观事实的概括和运用其他方式表达的一个反应过程,以感知为基础却又不局限于感知框定的界限,现在常被用于对人的认知和智力活动的能力阐述[1]。思维常与能力一词进行结合使用,“思维能力”这一词组专注于探索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和表层或潜在规律,是认识到认知的更高阶转换[2]。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融入创意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自由和欢笑中实现语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

二、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参与度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的内容,比较看重学生的成绩,在课程的呈现形式和激活课堂氛围方面,难以带来更多的新体验。同时,教师总是按照传统讲授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灌输型教育模式,不适合新时代学生,同时,会钳制学生的思想,对课堂活跃氛围的体现以及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策略研究

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思维活力的创设以及思维动力的推动方面,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付诸实践。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课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全面素养的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

(一)结合生活经验,激发发散思维

教师的生活经验,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语文学科本身源自生活,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的生活经验至关重要。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为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带来更多的帮助。

(二)促进交流合作,提升思维能力

开发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活力。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中,合作交流的教育形式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互动式教育模式,能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新时代学生的交流合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三)打造开放课堂,营造思维空间

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把小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上,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封闭、枯燥和僵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为小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小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创新语文教学策略,善于倾听小学生的心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摆脱课本的束缚,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自选文本,多让小学生学习一些新的、散发时代气息的好文章和好作品,给小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挖掘作品的深意,让教学内容走向开放。开放性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朗诵会、辩论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活动中激活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主动与社会接轨,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给小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优化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艺术的展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把握提问环节,就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帮助小学生深层次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既要满足不同水平小学生的需求,又要优化课堂学习氛围,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要想收获课堂提问的最佳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察言观色,了解小学生的疑惑,及时提出有效问题,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语文教师要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走出重难点教学的困境,消除小学生对语文的畏难情绪。小学语文教师要尽量选取学生听课兴趣最浓的时候提问,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无须教师引导就能发散思维,主动进行探索。另外,课堂提问要因材施教,因人施问,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个性、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获得展示才华的空间,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提问,帮助小学生树立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鼓励小学生敢问、善问、会问,引导小学生和教师互问,同时还要教给小学生提问的思路和方法,使小学生由被动提问变为主动提问,使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五)采用鼓励教学,建立思维自信

鼓励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对挖掘小学生潜能,开发小学生思维,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鼓励会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使小学生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促使小学生激活思维,发展思维,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在语文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鼓励性语言的应用,在教学中不能眼中只看到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看到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拉近与小学生的距离,为小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无论小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只要是小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的,都是值得鼓励的,语文教师应该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为小学生建立起思维的自信,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评语,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小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多思考,多一些收获,使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小学语文课程能激活学生思维,创造活力,凸显语文课堂教育氛围,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活思维活力,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活力创建提供更多的帮助。由此看来,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教育形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新时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红娜.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8(12):177.

[2] 李雪琴.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2016(5):327.

 

发表刊物:《中国教师》

收录网站:期刊网

出刊时间: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