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作者:苗书瑜  日期: 2024-04-15  点击:
课题名称:  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      

一、已有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对语文主题式学习活动的研究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研究主题教学的。所以本课题从两方面来梳理研究现状:一方面是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语文主题式学习活动的研究。
关于语文主题教学方面的研究,始于窦桂梅老师。窦桂梅老师在2002年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了“主题教学”教学模式。她在《“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对主题教学进行了界定:“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窦桂梅研究的主题教学,是用“文化”的主题统整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窦桂梅老师是国内研究主题教学最早的语文教师之一。她的课堂打破了单一的按顺序教学的传统模式,用主题统领的方式进行教学。窦桂梅老师她的主题教学更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是对教材的重新整合,而对主题活动研究则很少关注。特级教师刘宪华也是研究主题教学较早的教师之一。她的侧重点是在主题阅读教学这一块。她在《“主题阅读”:阅读教学的一次革命性实践》中提出“一主两翼”的主题阅读。刘宪华老师在教学中,把主题阅读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学习与活动联结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主题活动的设计没有系统化。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对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
关于主题式单元学习活动的研究,陈雨亭、解珍芳在《论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与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以鲁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中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并且把单元整体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这种建议非常好。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黄绣的《主题式单元备课的探索》就是对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作者探索出主题式单元备课的流程、设计方案和教学设计过程。在理论层面上也以说比较好,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不太现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研究成果显得比较零散,不够全面,随着新课标(2022)的实施,探索六年级主题式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本课题的切入点。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含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价值与主要观点等。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主题式学习:
1、教师依据教材单元主题,将教材中一个单元看成是一个整体,以这个单元的语文核心要素作为一个主题,分析单元中几篇文章的内在联系,进行主体材料的构建。
    2、打破教材文本的顺序,围绕共同的主题,统整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
3、将教材的一篇文章作为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1+X”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搜集并阅读与该篇文章相关、相近或相似的多篇文章,进行整合,在大量的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认识、情感体验,创造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氛围,形成思维碰撞,情感升华、价值提升。
我们课题组认为,小学六年级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整合目标、情境、内容、资源等的教学单位,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把多篇文章多角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主题意义构建的一种开放的教学活动。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阅读兴趣为基本目标,以多个文本间的交互体悟、解读为基本途径。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目前对语文主题教学研究多是关注课堂教学,特别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而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活动沟通课堂内外,讲教材内容进行重组,重新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发展了语文主题教学的新方法,进而丰富和完善了语文主题教学理论。
2.实践价值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小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本课题总结我校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活动和经验,对我校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宣传推广成功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主要观点
在教师层面,要提升教师对语文主题学习的认知:包括强化教师对主题学习理念的深入理解,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学生层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要加强交流学习,借鉴经验以促进学校“语文主题学习”的良性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通过“主题式教学”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文献,以及对我校六年级目前主题式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的理性反思,发挥主题式学习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形成主题式学习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认知。
2.实践目标:通过六年级主题式教学探索,转变教学思路,让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更好发挥主题式学习的作用,提炼小学六年级语文主题式教学的策略,构建主题式教学的新样态。
3.发展目标:提高教师的主题式学习设计能力,及时发现教师在设计主题式学习时产生的问题,让主题式学习从设计期初到内容选择以及最后期的设计流程更加完善,能够帮助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以及主题式学习设计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课程的趣味性。

二、研究内容
1.“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文献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图书馆收集资料,奠定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基础。通过线上与线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相关文献的搜集,研究小学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2.“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六年级学生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现状,了解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各种问题的原因,针对情况研讨主题式学习的方法。
3.“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通过整合六年级语文教材内容,提炼不同的主题,开展课题进课堂相关活动,从主题选择、具体情境创设、开展的效果、改进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促进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相关实施策略以及具体操作模式,包括对部编版教材进行研究、开展比较阅读、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等,为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4.“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的案例研究
搜集六年级主题式学习实践的相关案例,观察主题的选择、开展的效果、改进的策略等专题研讨,撰写相关案例,编印案例集。

四、研究计划
含研究阶段、研究任务、责任分工及阶段性研究成果等。
本课题研究限期两年完成,起止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A)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0月)
1、成立课题领导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苗书瑜、蒋志伟、丁琪、张含祎);
2、收集相关“语文主题式学习”研究资料,分析发展研究动态,确定研究目标、内容、研究对象,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初步确定了此次课题题目为《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B)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1、初期阶段
(1)做好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开题前的准备工作,并召开课题研讨会,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完善实施方案;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本校六年级学生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现状,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针对性研讨解决方法。
(3)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中期阶段
(1)开始就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举办优秀课件、论文、教学技能、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2)通过整合六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提炼不同的主题,开展课题进课堂相关活动,观摩分析具体问题,继续开展研究;及时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在校内交流推广,探索、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模式;
(3)进行评估。
(C)后期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
(1)收集整理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优秀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典型课例、研究论文、教学课件、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成果;
(2)完成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阶段成果汇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推广应用方案;
(3)对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在初步结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收集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归纳、总结、提炼出研究的有效策略。
(5)搜集六年级主题式学习实践的相关案例,观察主题的选择、开展的效果、改进的策略等专题研讨,撰写相关案例,编印案例集。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关于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张含祎)
关于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调查 调研报告(苗书瑜、丁琪)
基于六年级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实践 结题报告(苗书瑜)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蒋志伟)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课堂观察记录 课题进课堂活动资料(苗书瑜)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案例 案例集(丁琪、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