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改革
作者:苗书瑜 日期:
2024-04-12 点击:
次
新课标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改革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在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作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虽然教师认真备课,但是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最后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生;写作能力;教学策略
一、引言
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针对中小学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场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1]。2022年,我国已经颁发了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学会运用祖国文字进行口语交际和表达,这就指出了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其中,学会正确、准确地表达,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文学习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优化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2]。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他们写出的作文词不达意、没有活力,这需要教师迫切创新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宜兴市新庄小学为例,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本次研究将宜兴市新庄小学的小学语文教师和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让调查对象填写书面资料。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宜兴市新庄小学的小学生,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由于小学一二年级还没有开设作文课,所以本文将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选择50名小学生。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9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9.5%。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具体如下:
(一)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1.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自从进入小学三年级,小学生就要开始写作文,他们要组织语言表达自我思想,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重要的作用[3]。本次调查先了解了小学生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评价。只有10.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很高的写作水平,其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评价不高。而且超过50%的小学生不喜欢作文课。如果对一件事情没有强烈的兴趣,自然无法顺利完成这件事情。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自然写不好作文。
图1 小学生对写作能力的自我评价
图2 小学生对写作的态度
2.小学生对作文课的评价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以及写出的作文的质量,教师应该调动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打开他们的写作思路,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写出脍炙人口的作文,起码做到内容丰富,言辞准确[4]。但是在调查中发现,28.1%的小学生认为自己上的写作课“轻松愉快,丰富多彩”,有21.6%的小学生认为“乐趣少”,27.6%的小学生认为当前的写作课“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还有22.6%的小学生认为当前的写作课“紧张单调,难以忍受”。可见,当前作文教学没有令百分百小学生满意。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使用的方法,难以获得小学生100%的认可,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情绪。
图3 小学生对写作课的评价
3.教师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情况
小学生的写作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调查发现,只有40.2%的小学生表示自己的老师经常指导学生的写作情况,有59.8%的小学生表示教师是偶尔指导,他们只是为学生布置了写作任务,让学生完成即可。
表1 写作中教师的指导情况(单选题)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老师会对你的写作进行指导吗? 经常指导 80 40.20%
偶尔指导 119 59.80%
不指导 0 0
在接受过教师指导的199名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重视写作的规范,包括书写规范字数、语句通顺等,对于写作构思、内容选材,指导得不多。
表2 写作中教师的指导内容(多选题)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如果老师对你指导,一般会指导什么方面呢? 内容选材 45 22.61%
写法构思 50 25.13%
基本规范(书写规范字数、语句通顺等) 134 67.34%
4.教师评改作文的情况
作文的“评”包括作文评语与作文讲评。前者是指教师给学生作文写出的评价性文字,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语言对评语内容进行拓展深化[5]。调查发现,对于小学生完成的写作,65.33%的学生表示是由教师在课后批改,但是75.38%的教师偶尔评改并讲评。他们认为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比较多,为每个学生进行讲评显然是时间不够的,精力也不够,这样会造成学生不会知道自己的写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进而无法锻炼他们的写作水平,学生甚至敷衍老师的任务,不会认真写写作。
表3 写作中的教师评改情况(多选题)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写作结束后,你的作品得到的评价方式是? 直接面批 34 17.09%
自己批改 40 20.10%
同学互批 51 25.63%
教师课后批改 130 65.33%
写作结束后,老师会针对写作进行批改并讲评吗? 总是批改并讲评 9 4.52%
偶尔评改并讲评 150 75.38%
几乎不会讲评 40 20.10%
5.小学生平时作文素材积累情况
作文难,主要难在写作素材的积累。积累写作素材,需要小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练就发现的眼睛,贵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培养[6]。校园内外的生活与活动,这些是小学生宝贵的写作素材与积累经验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5.13%的小学生平时喜欢积累作文素材。
表4 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情况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您平时喜欢积累作文素材吗? 喜欢 50 25.13%
不喜欢 149 74.87%
(二)对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对教师的调查主要通过访谈法来实施,了解他们对写作教学的态度、方法等。在调研的学校随机抽取三、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师作为访谈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名语文教师。一共选择了11名语文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访谈提纲请附录2。
1.教师作文教学态度
在接受访谈的11名语文教师中,只有不到50%的语文教师比较喜欢上作文课。很多小学语文教对语文写作教学感到比较头痛。他们说现在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缺少创新,但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改进。他们觉得自己也已经在写作教学方面做了很多功夫,比如将写作技巧告诉学生,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摘抄优美语句和思考,但是很多学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为此,教师也感到很无奈。
研究者:您觉得现在的作文课怎么样?
教师:作文课真的比较难上啊,我们都知道了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我也经常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但是他们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跟他们讲的写作技巧,他们总是不会应用,写出的文章也没有意思。
2.教师作文教学方法
对本次调查选出的11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他们开展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比较相似,教师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今天要写作的主题,做一些提示;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交由教师批改;批改之后,让学生将修改好的作文誊到正式的作文本上,最后在整个班级内进行讲评。本人通过随机观察一些作文课,发现这些套路确实是教师经常使用的,80%以上的语文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简单易行,能够节省时间,让学生尽快完成写作任务。
3.教师作文评价情况
对11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访谈时得知,60%以上的语文教师认为当前的小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活力,甚至在写作时审题不清,写出的作文驴头不对马嘴。还有一些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就犹如流水账一样。比如我在学校进行见习时查看了学生写的作文,一位学生写了教师布置的《我最伤心的一件事》,主要内容是学生请求自己的妈妈给自己买一个滑板,但是妈妈担心安全,没有答应学生买滑板,学生觉得伤心极了。这样的作文看起来比较平淡,没有深意,犹如流水账。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最关键的原因是小学生对写作没有太强烈的兴趣,他们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再进行写作。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少写作兴趣
从目前来看,还有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他们缺少个人体验,或者说没有将自己的体验与写作话题结合一起,却认为自己写出的文章不够精彩,他们没有意识到发挥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考试要求才写作文[7]。本人查阅了多名小学生写的作文,发现他们写出的作文确实有一些不足,比如千篇一律,话题单一。老师让学生写亲情,大部分学生写的都是自己生病了,妈妈衣不解带、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这样的话题比较相似,没有深意,也无法体现出学生真正的情感。
还有很多小学生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没有发现自己生活的闪光点,他们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的,每天上学、回家、写作业、吃饭、睡觉,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虽然教师一再告诉他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写作文,但是写出的作文又空洞,没有活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生活的挫折,难以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不易。
(二)学生不注重作文素材积累
要积累写作素材,找到写作灵感,需要学生经常阅读,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多阅读,才能在大脑中积累写作素材。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30%的小学生表示自己日常喜欢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作文素材,很多小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他们认为只要读好教材中的课文就可以了。试想一下,如果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喜欢积累素材,那么他们在写作时如何调取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怎么可能找到写作灵感?迫于无奈,他们只能胡编乱造,写出的作文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师缺少有效的写作指导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还缺少正确指导。小学生学习能力还不够成熟,生活阅历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在写作时可能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他们的有效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构思,如何组织文字[8]。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语文教师也注意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但是没有受到理想中的指导效果。比如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观察方面的指导。写记叙文或说明文时,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能够从点到面地进行写作,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没有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观察技巧,导致学生在观察时没有重点,写出的文章只能像流水账一样[9]。再加上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收益写出的文章没有活力。
另外,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做到字句通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使用一些巧妙的表达方式,比如使用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尽量让作文看起来简洁生动。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语文老师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训练。目前,很多教师利用作文范文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一般来说,教师要注意从范文中归纳出写得出彩的地方还有出现败笔的地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只是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朗读一下优秀范文,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这样就难以发挥范文的作用。
(四)教师忽视作文批改的重要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过于简单化,这个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师为学生批改作文时,主要以分数、等级、勾画代替必要的评语,直接在学生作文本上写出“阅”和“修改”等字眼,或者寥寥几句话就总结了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虽然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作文评语不可缺少,只是给学生打出一个分数是远远不行的,但是也有很多教师表示自己的工作比较繁忙,难以给学生写出足够多的评语[10]。
四、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建议
(一)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一是自主命题。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少写命题作文,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活动本身的理解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他们能写的、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作文才会五光十色,思想深刻,特点鲜明。
二是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减少条条框框的形式上的要求,重视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对内容的表达,倡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真实的儿童世界,切忌使用主题、虚构、细节、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成人写作的概念术语来约束学生,过多地强调文章的思想性会压抑学生的灵感。
(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多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实用语言,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的文章更“接地气”。教师为了让学生积累这些素材,可以让学生进行“强记”。这并不是死记硬背的意思,而是要让学生结合上下语境领会意义深刻的文章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这是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小学部编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和各种词汇都值得小学生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记忆和背诵经典文章。或者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续写,揣摩作者的用意,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多记忆词汇,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摘抄著名的、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适当应用在作文中。
(三)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丰富并充实教材内容,满足生与生、师与生双向互动交流的需要。例如,在教授写可爱的小动物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小动物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之后再进行写作;也可以带学生参观动物园,让学生观察动物的习性;还可以采访养过小动物的同学,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养的;等等。总之,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了解相关知识,获得第一手的写作材料。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时代的主题和社会生活的突发事件或不良现象,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社会生活情境中写作,他们会非常感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为自己的写作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
(四)重视作文评语
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学生写了一个精彩的词汇,用了一个有创意的句子,教师都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比如在标题旁写上“标题拟的不错”,在文章中间写上“实例引用很正确”,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效应。
另外,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专业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视野,写出的评语应该准确生动,能切中要点,有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也可以进行互评,使学生互相切磋、互相借鉴,这也是评价作文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评语,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写出的评语要实事求是、情感真挚,使学生之间得到交流与互动。
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要形成写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运用文字来表达所思所想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小学生年纪比较小,从小就应该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合适的写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都不强烈,这与我们使用的落后写作教学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探索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本文运用多元化方法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写作教学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
[1] 洪涛. 感知生活策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01):3.
[2] 魏本亚, 胡红兰. 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改进[J]. 语文建设, 2020(1):90.
[3] 高淑华. 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证研究 ——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中国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分析模式研究》[J]. 语文建设, 2022(4):1.
[4] 葛红兵. 创意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J]. 语文建设, 2020(11):6.
[5] 曹海. 小学语文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语文建设, 2022(10):2.
[6] 钱爱萍.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J]. 语文建设, 2022(3):89.
[7] 陆彩萍. 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1):3.
[8]陈稚瑜. 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9]徐昀. 小学语文高年级情境作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10]方舒. 小学语文作文激励性书面评价调查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