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基于陶行知思想谈“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的策略

作者:苗书瑜  日期: 2024-04-12  点击:
基于陶行知思想谈“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的策略
宜兴市新庄小学 苗书瑜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他对乡村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陶行知强调乡村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乡土意识,推动乡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文结合陶行知思想谈“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的策略,希望能祈祷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乡村学校

乡村学校是农村地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办好乡村学校可以保障农村儿童和青少年享有与城市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乡村学校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办好乡村学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学校不仅可以提供基础教育,还可以培养和输送乡村地区的人才,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加强乡村学校的建设和教育质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乡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对乡村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我们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办好有灵魂的乡村学校,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概述
陶行知认为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城市学生存在很大差异,应该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他强调了培养农村学生实用技能、职业素养和良好的乡土意识的重要性。同时,陶行知主张农村教育应该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通过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助力农村发展。另外,陶行知主张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教育体制,包括建立农村学校、推动农村教师培训、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等。他强调了农村教师的角色和责任,认为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热爱农村教育的精神。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为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陶行知思想谈“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的策略
陶行知提出了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的理念。结合陶行知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
(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主张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乡村学校中,应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既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创造力、实践能力等。
陶行知认为:“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带领其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他主张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乡村学校中,可以引入农田实验、手工制作、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乡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乡村或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状况和特点。还可以参观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农民合作社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实际情况。
(二)关注乡村特色教育
乡村学校应该关注乡村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可以组织农耕体验、乡村文化考察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业产业等。乡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农业劳动,如稻谷收割、蔬菜种植、果实采摘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生产的过程,增强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尊重。
(三)加强社区参与
乡村学校应该与当地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可以开展家庭访问、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共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乡村学校还与当地村委会、社区组织等合作,利用农村的资源和环境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农田、果园、养殖场等,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参与农村文化传统活动,如农民画、剪纸、编织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加强家校合作
陶行知认为,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他还主张学校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同时,学校也应该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陶行知的家校合作思想强调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密切合作,通过共同育人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对于促进教育的公平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校与家庭相对独立的局面。乡村学校要鼓励家长积极关注子女教育,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办有灵魂的乡村学校需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入实践教学,关注乡村特色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社区参与。这样才能使乡村学校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创造力的乡村青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天桥.试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J].教育探索,2023(10):6-10.
[2]王秋桐,张雪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J].教学与管理,2023(15):52-55.
[3]李娇,朱成科.陶行知“活教育”办学理念对当代我国乡村学校的价值投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05):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