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巧借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作者:陆柯烨  日期: 2024-04-07  点击:

              巧借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摘要: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明确教学目标,寻找语文要素的训练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聚焦习题  明确目标  注重融合  提高素养

 

课后习题作为统编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具有导教和导学的双重功能,编者对课后习题的编制也可谓用心良苦,课后习题不仅能切实为我们的文本及单元教学服务,还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抓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巧借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准确解读习题,增强目标意识

当细读统编教材设置的课后习题,我们就会发现,编者的每一个习题设置都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的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的指向文本写法的感悟,有的则指向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不同的课后习题,它的目标指向是不同的。作为执教者,我们首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对于每一个课后练习,都要解读到位,明晰其目标指向。同时,在目标解读时,我们要将课后习题的目标指向与单元篇章页中提出的语文要素一一对应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在课后习题的训练中,有效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

例如统编教科书六上第一单元开篇课文《草原》,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在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习题括号中的三个问题,清晰地指向了文本的写法特点.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发现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并让学生举一反三,摘抄相类似的句子作为积累,巩固这样的写法。这一练习正对应了篇章页中所提出的“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训练要求。

.融于教学活动,渐次落实目标

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理清了教材课后各习题的目标指向,我们就可以将课后习题有机地融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助学”的功能,将单元训练目标渐次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后习题分解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此渐次达成训练目标。

以六上《丁香结》为例,在整体感知环节,我们可以整合课后习题一“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丁香的。”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景的方法:抓住丁香的形状、颜色、气味三方面来描写,为下文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感悟做铺垫。在重点研读环节,我们则可以整合课后习题二“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后习题三“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的阅读方法,继续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感受的写法,从而不仅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也为本单元的习作“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一些”做了铺垫。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后习题的助学功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课后习题间的前后联系,发挥其整体功能。我们甚至可以将同一单元中相类似的习题进行梳理,在相互比较中,寻找共同点,使得课后习题的目标指向更明晰,以此,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训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