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指向初中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作业设计研究
任教老师: 王梦雅 任教学科: 英语
作业设计形式
|
开展学科融合学习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利用“凤凰英语”现成音频资源让学生跟读课文,评选优秀之星; 结合单元话题开展presentation话题展示活动; 结合教材project开展英语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
本年度创新作业设计 (案例) |
七年级的学生爱动手涂涂画画,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在刚开学不久,学生彼此不熟悉,恰巧教材7AUnit1单元话题是This is me!,涉及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英语表达。因此我与美术老师集体备课,开展了学科融合学习活动,由美术老师执教前半节课,让每个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画好自己的自画像。由我执教后半节课,引导学生利用课上所学句型作自我介绍,在自画像下面配文,并请学生上台展示自画像并自我介绍,下课后在后黑板上张贴全部自画像。 又如话题展示活动,我根据每个单元话题,提前布置一些背景知识搜集任务,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课前展示(即presentation)。展示难度进行分层设计:学困生,搜集相关图片,展示部分单词并用汉语介绍其含义;中等生,进行话题 PPT 呈现,并进行英语解释说明;优等生,进行阅读写作汇报。这样的分层设计体现了各类学生的的价值,也丰富了所有学生的背景文化知识。最关键是,课本知识变得丰富多彩。
|
作业设计中您如何体现针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关键能力即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反思能力) |
“双减”政策是基于传统教学形式、教学习惯所衍生的 一 种新型教学理念,目的在于帮助初中学生缓解 课堂学习压力,促使学生能够全面成长。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促进学生成长,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促进学生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具体知识的应用能力 以及表达能力,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欲望与兴趣,但缺失口语交流环境,无法积极有效地掌握交流技巧和交流方式,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在作业设计中,我尝试利用多种教 学形式,立足学科素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帮助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学语言”转变为“用知识”的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