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伟平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伟平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芳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戴香颖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函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惠琴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冰洁

    丁蜀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蕴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姚鑫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莉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志丹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文艳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晔

    太华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邹鹏

    屺亭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张莉:黔之驴教案

作者:马伟平  日期: 2025-04-16  点击:

《黔之驴》教案

 实验中学 张莉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汇。

3、能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能正确理解寓意。

4、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能运用方法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的寓意。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本文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由上学期学过的两篇寓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导入,明确两文的寓意。

2、板书课题。

 

二、揭示教学目标(多媒体显示)。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汇。

3、能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

4、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本。

(一)初读文本,读清字句。(多媒体显示)

1、听读课文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准节奏。

2、出示检测题。

3、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清节奏 ,缓急有致;读出韵味,抑扬顿挫。

4、学生展示朗读。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出示自学指导(多媒体显示):

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文中注解弄清重点词语的含义并翻译全文。

方法:先独立学习,然后在组内交流答疑。

要求:(1)、独立学习时要保持安静,组内交流发言有序;

     2)、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下来,等待全班讨论。

时间:独立学习2分钟,组内交流3分钟。

2、自学检测。

出示自学检测一:(多媒体显示)

解释加点字。

以为:以为神         然:慭慭然,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然往来视之

益:  益习其声           因:虎因喜

      稍近益狎           因跳踉大

归纳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叫一词多义,翻译时要加以区分。

出示自学检测二:(多媒体显示)

解释加点字

载以入  稍出    其肉

归纳小结:这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用,具有新的含义。这种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翻译时要加以推断。

出示自学检测三:(多媒体显示)

翻译句子: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慭慭然,莫相知。

归纳小结:

翻译时要: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语言通畅。

 

(三)三读文本,复述故事

出示要求:(多媒体显示)

1.自读文本,将文章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同桌听。

2.准备讲给大家听。

 

四、深入文本,妙点品味。

(一)、妙点品味:(多媒体显示)

    有人将这篇寓言的写作特色概括为: 1、动词使用传神;2、心理描写逼真;3、形象塑造鲜明。你能任选一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教师示范:

我觉得“窥”用得好,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心不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归纳小结:

1、老虎“遁”、“近”、“视”、“荡倚冲冒”、“跳踉”、“”、“断”、“尽”和驴“鸣”,“蹄”

这些动词把两个形象刻画得真实生动,逼真可信,使文章大大增色,可以看出老虎的机智勇敢,驴的外强中干。

2、老虎“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技止此耳”,逼真地反映了老虎的思想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借助虎的形象来衬托驴。明写老虎的机智勇敢,小心谨慎,也就暗写了驴的外强中干,愚不可及。

(柳宗元为什么要写《黔之驴》这篇文章呢?这与他的经历相关。)

知人论世:“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这期间,那些反革新的执朝政的宦官和大官僚依旧不放过他,同时一些为虎作伥之流的官员还在时时刁难他。柳宗元来到永州刚半年,母亲就去世了,住宅又连遭火灾,令柳宗元愤、悲、哀交加。同时,柳宗元对官场许多官僚的行为也看不惯。国忧、家难、心愁集于一身,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心境里,柳宗元写了《三戒》一文。用鹿、驴、鼠等来讽刺那些胡作非为的藩镇、宦官及其爪牙。本文驴这一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那些徒有其外表实则虚弱无能的人的真实写照。

(二)明确寓意: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黔之驴》的学习,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领略了一些写作技巧,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可谓收获颇丰。

 

六、作业布置:(多媒体显示)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  摘录由《黔之驴》演化出来的三个成语,解释并任用两个写一段话。

★★★ 根据课文以老虎或驴子的口吻对它们的下一代讲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黔之驴                           

(唐)柳宗元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