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伟平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伟平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芳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戴香颖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函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惠琴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冰洁

    丁蜀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蕴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姚鑫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莉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志丹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文艳

    实验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晔

    太华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邹鹏

    屺亭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张莉:《人生》教案与学案

作者:马伟平  日期: 2025-04-16  点击:

九年级语文教案:课题:《人生》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莉       审核:初三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词语,掌握词义并学会运用。

②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③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④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概述四个场面,分析三大人群的特点;探究主旨,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激发写作热情。另外还应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②课堂教学应采用品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深入探究,学以致用,除了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以外,还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2.延伸拓展,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尝试自学 发现问题

.生字注音

陷阱jǐn   瞭望liào  瞻望zhān  忙碌lù   攫取jué  

充沛pèi    鲑鱼guī  停滞zhì   臆测yì    馈赠kuì 

.解释词语:

瞭望:登高远望。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攫取:掠夺。

充沛:充足而旺盛。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臆测:主观的推测。

.填空:

《人生》选自                   ,作者                  (国籍)           家。

 

尝试交流 讲评指导

一、导语设计: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宋。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

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尝试探究 激励思维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1:作者能把“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四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连缀成文,并和“人生”联系起来,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2:有些语句比较深奥,我不太能读懂。

    3: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4:文章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人的活动景象,我觉得还应该有更多的场面和更多人的形象。

四、理清思路,探明主旨

1.提问: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1:我觉得非常恰当。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正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

    2:我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我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2.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概述一个场面,由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第二小组:第二个场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他们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寻找坑道深处埋藏的矿物,并乐此不疲,非常快乐。

    第三小组:第三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描写他们的性格和情态,辛劳和勇敢。

    第四小组: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琐碎、微小,但他们是那样专心、细致、勤奋,工场不大.但生活的空间很大。

    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几种人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奋斗、劳作的场景。这样看来,作者把“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3.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第一小组:从他们刚才的分析概括中,我们感觉到作者肯定对时光珍惜,热爱生命的人赞扬他们勤于劳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强的精神。

    第二小组:挖掘坑道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简单。他们有忧伤有快乐,甚至还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我们认为他们指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脑力工作者。

    第三小组: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爱生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是属于开拓进取的人。

    他们是军事家、政治家之类的人,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

    第四小组:在工场劳作的人,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或许会成为大师级别的人。要想成为后者,除了有天赋的才能以外,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劳动。

    他们指那些发明家、工艺师、设计师之类的人。

    教师小结:分析讨论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念和人生观,那就是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让生命更有意义,更为光彩。

五、合作探究:

难句释疑:

①“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②“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

③“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根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判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理解为“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尝试归纳 整合提高

六、课堂小结:

    冰心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你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你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犹如寂然无声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犹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辉煌的,如果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七、布置作业:

    1.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

    2.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尝试应用 提升能力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是一本书

赵丽宏

人生是什么?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人人都在追赶着自己的目标,一辈子步履匆忙,气喘吁吁,却永远也无法抵达你心中的终点。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旅游,你降临到这个广阔丰繁的世界,一生一世就在天地之间游历。有的人云游四海,浪迹五洲,熟视人间百态,阅尽世事沧桑,有的人却如井底之蛙,穷尽一生,只看见头顶一方狭窄的天空。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赌博,所有的幸福和成就,所有的悲剧和失落,都是赌博的结果。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你身上和你周围发生的一切,喜怒哀乐,荣辱沉浮,都不过是梦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转瞬即逝。

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你本人。

人生是一本书。我欣赏这种说法。

那么,人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有的人一生坎坷,历尽磨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使人百读不厌。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字迹歪斜,不堪卒读。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涛骇浪,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有的人一生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在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万人瞩目的悲喜剧,他们的人生之书却常常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书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本不同的人生之书,决不会有一本重复。这本书,你天天在写,你周围的人天天在读。只要生命在延续,这本书就要一页一页由你自己往下写,一页一页被世人往下读。

时光不可能倒流,人间也没有后悔药。经历过的事情,无法重复,更无法再来一次。你的人生之书既然已经打开,既然已经翻过去很多页,那么,且不管要翻过去的那些内容,注重即将翻开的新的页码吧。

我想,一个人,如果曾经认真地生活过,追寻过,思索过,真心诚意地爱过,奋不顾身地拼搏过,那么,不管你的地位如何,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万贯缠身,你的人生之书不会苍白虚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内容把人生都比喻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人生之书大体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该怎样理解加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心论点是:“人生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你自己。”文章的前半部分列举对人生所作的各种比喻,都有一定的道理,对“人生是一本书”的比喻起到衬托的作用。中心论点是在中间提出的,这个句子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文章中列举把人生化作一场赛跑、一次旅行、一次赌博、一场梦、一本书。

3.人生是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

4.“令读者百读不厌的”,“字迹歪斜,不堪卒读的”,“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5.重要的不在于已经过去的,而是即将开始的,一个人应该朝前看,认真对待即将开始的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板书设计:

 人生

  勃兰克斯

                                    四个场面

                                                人生(以小见大)

                                    三大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