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国军机电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国军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浩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刁亮琦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郭天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华顺方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一展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碧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乐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玉梅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贤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栩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制图教案-制图基本知识

作者:陈章  日期: 2022-06-17  点击:

单元(项目)

名称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本课课题

(项目)

绪论、绘图工具、图线画法

课题序号

1

   

新授课

  

2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图样在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深入思考、尝试判断、反思、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会合作,探索发现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正确绘制各类图线,培养学生养成按国标规定画图的良好习惯。

个人补充

和修改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仪、习题册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创新:

通过演示法、举例法、比较法进行讲授,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合作。

课堂总结:

通过绪论部分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以及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能正确绘制各类图线,培养学生养成按国标规定画图的良好习惯。

 

 

 

注:进行集体备课的科目,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情再对集体教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师生活动

预习检测

1、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等图线的画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探究实践

一、绪论:

a、主要内容: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2、几何作图方法

             3、投影法及三视图

             4、轴测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表示法

7、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b、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c、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的技能。

二、机械制图手工绘图,需要哪些的工具?

绘图板、三角尺、丁字尺、圆规、铅笔、橡皮、曲线板、绘图纸

补充: 铅笔常用的有:1H、2H、HB、1B、2B、4B

补充: 分规是进行等分时用的,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等等。一般用的不多。

三、基本线型  

1 图线的尺寸:  粗线:宽度d=0.5---2mm

细线:宽度是粗线的一半

2图线的应用    (1)  粗实线   ___

                    2)  细实线  ___

3) 虚  线        

4) 细点划线      

5) 波浪线         

6) 双折线

7) 双点划线       

8) 粗点划线        

四、图线的画法              

1) 间隙  二平行线间的间隙不得小于 0.7mm  

2)  相交 (a) 虚线与虚线(实线)相交:应以线段相交,不得留有空隙;

(b) 点划线应以线段相交,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并应超出图形35mm;

(c)  图线与图线相切:应以切点相切相切处应保持相切两线中较宽的图线的宽度,不得相割或相离

 

 

教师重点板书

 

 

 

 

 

 

 

 

教师设置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学生动手练习

巩固提高

一、说明下面图形中所用的图线类型及画法规定。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

评价总结

1、 机械图样在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图线的类型及基本用法和规定。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

 

 

作业

布置

巩固

作业

习题册

预习

作业

1、 机械制图中所用字体类型有哪些?

2、 图形比例类型?

3、 图纸幅面类型?

 

 

 

 

 

 

 

 

 

 

 

 

 

 

单元(项目)

名称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本课课题

(项目)

§1-1 字体、比例、图纸幅面

课题序号

2

   

新授课

  

2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图纸幅面的编排规律。

2、熟悉比例的概念和选择。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深入思考、尝试判断、反思、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会合作,探索发现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图纸幅面的编排规律。

教学难点

熟悉比例的概念和选择;字体练习。

个人补充

和修改

课前知识的回顾以及学生回答问题得分统计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仪、习题册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创新:

通过演示法、举例法、比较法进行讲授,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合作。

课堂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图纸幅面的编排规律和图框格式,熟悉比例的概念和选择。学生在字体练习过程中,态度认真,作业规范。

 

 

 

 

注:进行集体备课的科目,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情再对集体教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师生活动

预习检测

1、 图纸幅面的基本格式?

2、比例的概念、种类及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探究实践

复习:

学生上黑板演示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等图线的画法

新授:

一、图纸幅面

1.基本幅面

  A0   A1  A2  A3  A4 (补充:A0=1m²)

    -------------  

  A0:841×1189        

注意:编排规则:后一号幅面是前一号幅面的一半

2.加长幅面

   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到

二、图框的格式和尺寸

1. 图框格式

(1) 图框:粗实线

(2) 格式:留有装订边

不留装订边

 注:同一产品所有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

   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

1. 标题栏中文字方向为年方向。

2. 必要时允许将图纸逆时针转过90度。

3. 对中符号:(1) 粗短划

2) 伸入图框内5mm,

3) 伸入标题栏部分省略

4. 方向符号

1)图纸下边的对中符号处画方向符号

2)伸入图框内3mm

五、比例

1 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

         寸之比  (图距:实距)

2 种类: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n: 1

           缩小比例: 1:n

六、字体

—)基本要求

1. 字体号数:

2  汉字:

3  字母和数字

4  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数字和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字体

(二字体示例

1. 长仿宋体汉字

2. 拉丁字母

3. 阿拉伯字母、

4. 罗马字母

(三)其他应用

(四)字体练习

1. 比例的概念、种类及选择

2. 国标中有关字体的规定

3. 要求练好仿宋体

 

 

 

 

教师设置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教师重点板书

 

 

 

 

 

 

 

 

 

 

 

巩固提高

 填空题:

1. 图纸的幅面分为         幅面和         幅面两类,基本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     种,其代号分别为                       

2. 图纸格式分为              种,按照标题栏的方位又可将图纸格式分为                         两种。

3. 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          ,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区:                                                     ,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               

4.比例是指图中              与其                    之比。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        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        关。

5.常用比例有                        三种;比例12是指                     2倍,属于        比例;比例21是指                   2倍,属于         比例。

6. 图时应尽量采用       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            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              

7. 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                       

汉字应用          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      体或       体。

8.字号指字体的      ,图样中常用字号有          号四种。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

评价总结

1、 图纸幅面的基本格式:A0   A1  A2  A3  A4

2、 比例

1)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之比  (图距:实距)

2)种类: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n: 1

              缩小比例: 1:n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

作业

布置

巩固

作业

习题册

预习

作业

1、尺寸三要素是哪些内容?

2、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单元(项目)

名称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本课课题

(项目)

§1-2尺寸标注

课题序号

3

   

新授课

  

2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尺寸标注三要素。

2、熟悉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深入思考、尝试判断、反思、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会合作,探索发现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尺寸标注三要素。

教学难点

熟悉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个人补充

和修改

课前知识的回顾以及学生回答问题得分统计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仪、习题册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创新:

通过演示法、举例法、比较法进行讲授,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合作。

课堂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尺寸标注三要素和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尺寸标注作业中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需要加强锻炼。

 

 

 

 

注:进行集体备课的科目,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情再对集体教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师生活动

预习检测

1、尺寸标注三要素的内容。

2、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的规定是哪些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探究实践

复习:

1、 比例的概念?

2、 比例的类型有哪些?

新授:

1、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不须注出。

3)图样中的所标注尺寸,为最后完工尺寸。

4)机件的每一尺寸,只注一次,标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的组成

一个完整尺寸应由下列内容组成:

1)尺寸界线  细实线,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

2)尺寸线

其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斜线

3)尺寸数字

一般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不得被任何图线通过,必要时将该图线断开。

线性尺寸数字方向有两种注写方法:

  ⑴ 尽可能避免在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按图1-11b的形式标注。

⑵ 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尺寸数字可以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3、几类常见的尺寸标注形式

1)圆、圆弧及球面的尺寸注法

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直径符号“φ”。尺寸线通过圆心,以圆周为限。

标注半径时,尺寸数字前加注半径符号“R”,尺寸线自圆心引向圆弧。

2)窄小尺寸注法

3)球面尺寸注法:标注球面时,应写成“Sφ”或“SR”(当不至于引起误解时可省去“S”)。

4)角度尺寸注法:角度的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角度的数字一律水平填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外侧,也可以用引出线标注。

4、对称尺寸的注法

对称机件的图形只画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时,尺寸线应略超过对称中心线或断裂处的边界线,仅画出一端箭头,但尺寸数字按完整标注。

5、不需要标注的尺寸

(1)由图形所表明的一些按理想状态绘制的几何关系

2)自明尺寸

 

 

教师设置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教师重点板书

 

 

 

 

 

 

 

 

 

 

 

巩固提高

学会分析平面图形的尺寸与结构。试着说明尺寸的三种类型。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

评价总结

1、 标注尺寸三要素。

2、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3、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分析与线段分析。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

作业

布置

巩固

作业

习题册

预习

作业

圆弧连接的类型。

 

 

 

 

 

 

 

 

单元(项目)

名称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本课课题

(项目)

§1-3 几何作图 —圆弧连接

课题序号

4

   

新授课

  

2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

2、 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技巧。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深入思考、尝试判断、反思、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会合作,探索发现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圆弧连接圆心和切点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和方法(找切点

个人补充

和修改

课前知识的回顾以及学生回答问题得分统计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仪、习题册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创新:

通过演示法、举例法、比较法进行讲授,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合作。

课堂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圆弧连接的形式和作图步骤都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需要加强锻炼与课后训练。

 

 

 

 

注:进行集体备课的科目,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情再对集体教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师生活动

预习检测

1、掌握尺寸标注三要素。

2、熟悉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探究实践

新授:

一、连接的概念:

用一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相邻两已知线段。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步骤:(1)  求圆心   

2) 求切点

3) 画连接弧(光滑连接)

三、1.  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1) 锐角和钝角     2)直角

2.  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3  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外切                  (2)内切

    

 

       

 

(2) 混合切

          

 

 四、平面图形的分析

1.尺寸分析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2.线段分析     已知线段  中间线段  连接线段

       线段的定义:有限长度几何图线。         

五、 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1.布图——画基准线

    2.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教师设置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教师重点板书

 

 

 

 

 

 

 

 

 

 

 

巩固提高

课堂讨论: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

评价总结

1、 圆弧连接的概念。

2、 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

作业

布置

巩固

作业

习题册

预习

作业

1、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的方法。

2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

 

 

 

 

 

 

 

 

 

 

 

 

 

单元(项目)

名称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本课课题

(项目)

§1-4 几何作图 —平面图形画法

课题序号

5

   

新授课

  

2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对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的方法和正确标注尺寸

2、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技巧。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深入思考、尝试判断、反思、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会合作,探索发现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对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的方法和正确标注尺寸

教学难点

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技巧。

个人补充

和修改

课前知识的回顾以及学生回答问题得分统计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仪、习题册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创新:

通过演示法、举例法、比较法进行讲授,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合作。

课堂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让学生思考练习一些带有圆弧连接的平面图形。

 

 

注:进行集体备课的科目,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情再对集体教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师生活动

预习检测

1、 尺寸分析中的尺寸类型。

2、 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探究实践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共同学过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几何画法,那么在实际绘制图形的时候对于一个复杂的,或者是综合的题目我们应如何下手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就是图中的各个尺寸的作用……

新授:

尺寸分析

1 基准:标注尺寸的起点(有水平、垂直两个方向)

         如:对称中心线,主要垂直或水平轮廓线,轴线

较大圆的中心线,较长的直线。

2 定形尺寸:确定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如直线的长度,圆的直径、   半径、 角度的大小等。

3 定位尺寸:确定位置的尺寸。(有水平、垂直两个方向)

 

线段分析

   1 已知线段

   2 中间线段

4 连接线段:只有定形尺寸无定位尺寸

 

 作图步骤:

1 分析图中线段,确定基准;

2 先画基准线,再画定位尺寸;

3 画定形尺寸

已知线段 → 中间线段 → 连接线段

4 检查并修改图形

5 标注尺寸

6 加深图形  先细后粗;先水平后垂直,先圆弧后直线

7 填写标题栏。

 

 

 

 

 

 

 

 

 

 

 

 

板书:具体绘制操作如下图所示:

 

 

 

 

 

 

 

 

 

 

 

 

 

教师设置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教师重点板书

 

 

 

 

 

 

 

 

 

 

 

巩固提高

 

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

评价总结

1、掌握对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的方法和正确标注尺寸

2、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

作业

布置

巩固

作业

习题册

预习

作业

1、投影法的概念。

2、投影法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