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钳工工艺与实训
教
学
设
计
参赛组别: |
加工制造类 |
参赛课程: |
钳工工艺与实训 |
参赛内容: |
平面锉削 |
姓 名: |
郭天立 |
设计摘要 |
|||||
教学课题 |
《平面的锉削加工》 |
||||
课 程 |
《钳工工艺与实训》 |
学时 |
1学时 |
专业与年级 |
机电专业一年级 |
所选教材 |
创新示范教材《钳工项目训练教程》,徐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2 |
||||
设计说明 |
|||||
创作理念: 1.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全面、专业基本功扎实的新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培养机械专业学生是机械相关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灵活应用,更重要的是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钳工工种人才在机械类企业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在切削加工、机械装配和修理作业中的手工作业者,大致可分为机修钳工、装配钳工、模具钳工、工具钳工、电器钳工、钣金钳工、安装钳工等。其中,锉削技能是所有钳工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扎实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本课程以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THMDZT-1型为主题,分析其工作原理,各零件、部件装配关系;对于在装配过程中,零件出现问题时,如何对零件进行修整或加工来开展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操作技能的指导与训练。 2.完善“互联网+机械技能”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传统实训教学枯燥泛味、又脏又累、难以理解等困扰,充分发挥教学平台、QQ群、超星学习通手机APP等身边电子产品和先进网络资源优势;并借助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营造丰富的教学手段,设立新型的教学坏境,实现趣味、高效课堂。 创作思路: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先进的制造手段逐渐替代人工加工,“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而锉削技能的掌握是成为一名出色钳工技术人员的基础;本课程从实际出发,创设教学坏境,逐步转变学生“钳工实训又累又苦”的想法,逐步树立“工匠精神”,设置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以“如何加工等高块”为主线、以学生探究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掌握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最后完成零件,使合格零件能完成其功能。 作品特色: 1、本选题立足教学、行业需求,利用机械装调技术实训装置进行项目式教学,形象直观,易懂,效果明显,比较适合中职学生课堂教学,也体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时代性。 2、紧跟“互联网+”时代思维,让学生身边的手机、电脑充分发挥作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复习、预习,课上手机学习通在线互动等,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
1、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1)了解锉削的常用方法; (2)了解四方体加工的工艺; 能力目标:(1)掌握锉削姿势与施力情况; (2)完成平面的锉削加工,使其达到要求; 情感与态度目标:(1)树立“工匠精神”; (2)开展团队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
2、主要内容 |
(1)课前学习 采用线上互动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复习知识,与预习知识,课前学生需要在手机上下载超星学习通APP,在课前通过观看老师发布的图片和视频,完成作业。 (2)课堂教学 ①项目引入:课前学习结果分析,创设教学坏境,明确学习任务 课堂上师生通过分析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了解二维工作台工作情况,认识特定零件的作用。 ②项目分析:明确项目目标,项目设计要求 如果二维工作台等高块失效,重新加工一等高块。找出设备附件中的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出零件的加工要求。 ③项目实施: 任务一: 第一基准面的加工(本节课实训教学活动) 在加工零件过程中,把一些姿势方法好的学生,现场让学生互相学习,同时拍下视频上传QQ群。姿势掌握不好的学生,让掌握好的学生做小老师,互相提高。学生互相检测,教师验收,同时把质量较好的工件做相应的展示。 任务二: 第二基准面的加工 任务三: 第三、四平面的加工 任务四: 孔加工 |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
2、主要内容 |
④项目评价:课前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课前学生完成平台作业,教师通过平台统计考核学生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认知情况 课中教师实时录播,上传云班级,线上线下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结果评价:检测学生完成情况。 ⑤归档整理: 最后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职业素养,严格按照企业7S管理标准,整理工具,清扫工位,利用信息化将资料存档,及时对于知识点查漏补缺。 |
3、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平面锉削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平面锉削过程中两臂的施力情况的控制 |
二、学情分析 |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机电专业一年级学生。 具备条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机械识图知识;通过前两个项目的学习与训练,掌握了一定钳工常识和划线、锯削技能。 不足之处:因锯削练习较辛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个体差异较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学习特点:热衷于信息化教学,学生能够接受做中学,学中做。 |
三、教学环境创设与教学资源构建 |
1.教学环境创设: 实训车间+移动时时互动教学模式(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多媒体,学生用超星学习通) 2.教学资源内容: (1)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由教学团队共同搭建的服务本门课程项目教学的平台。设置平台管理员、教师帐号、学生帐号,登录平台可完成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题库到下一项目课前预习的完整教学需要。 (2)机械装调技术实训车间与钳工实训车间有机结合。 (3)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等数字资源。 |
四、学习情境创设 |
1. 问题情境: 通过设备上某一零件失效,引出新的项目,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互动情境:通过教学平台提交课前复预习作业、现场学生展示、即时评价等,实现学生与老师、课堂与课外的互动交流。 |
五、教法学法设计 |
1. 任务驱动法:将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目标,引导学生完成。 2. 情景教学法:设置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发现并解决问题。 4. 团队竞争法:分组团队协作,形成竞争最优秀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
六、学习活动组织 |
||||||||||||||||||||||||||||||||
|
教学 环节 |
内容 |
活动 |
技术 手段 |
教学 随记 |
|
教师 |
学生 |
||||
课 前 学 习 |
1、 复习 2、 预习 3、 分组 |
1、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锉削的分解动作视频(工件装夹、锉刀握法、站立姿势、锉削方法、测量方法),布置预复习作业 2、 通过网络平台给出的统计表,了解学生认知情况,初步了解难点出处,并整理需要补充的知识。 |
1、通过超星学习通手机APP,学习本项目的微视频,初步对锉削有一感性认识 2、学生自我分组 |
通过超星网络学习平台上传一些微视频 |
分配学习小组须考虑到学生能力和自主性,提出适当的建议 |
创设情 境 项目引 入 1min |
1、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2、通过了解机械装调技术装置,认识学习本项目的必要性 3、创设情境,二维工作平台等高块失效,如何来加工一新的等高块。 |
1、讲解机械装调实训装置中二维工作平台组成和工作原理 2、等高块失效,提出项目——等高块的锉削加工 |
1、文明安全 一身装备要穿好, 锯弓锉刀非弓刀, 不能追逐与打闹, 多多流汗不流血, 文明安全要记牢。 2、了解二维工作平台零部件装配关系 3、接收项目——等高块锉削加工 |
口诀法 情境设立引出项目 |
|
教学 环节 |
内容 |
活动 |
技术 手段 |
教学 随记 |
|
教师 |
学生 |
||||
项目分 析 明确任 务 3min |
1、零件分析 图纸分析 2、制定加工工艺 3、确定任务 |
1、简介等高块的作用与要求 2、要求学生完成工艺卡 3、任务一:第一基准面的加工 |
认识等高块是以四方体要进行选料——锯削——锉削,完成四方体的加工,然后进行孔加工完成。 1、 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零件的技术要求,大致了解加工过程 2、 制定合理工艺 ①锉削加工第一基准面A,保证平面度要求 ②锉削加工第二基准面平面B保证平面度要求和与基准A的垂直度要求 ③锉削加工平面C保证平面度要求和与基准A的垂直度要求 ④锉削加工保证平面度要求和与基准B的垂直要求 |
通过超星学习通手机反馈学生工艺卡的完成情况,并让学生自主分析 |
|
项目实 施 任务一 30 min |
1、工件夹持 2、锉刀握法 |
对常见锉削平面进行预判断
前低后高 前高后低 前后摇摆 ★文明安全 1、示范工件夹持 夹多露少平又稳 |
让学生分析造成这类情况的大致原因 ★进行预判断,增强感性认识 ★逐步摸索掌握锉削动作 无柄锉刀不能用, 敲敲打打容易断; 锉后平面手勿摸, 嘴吹切屑大危险。 1、在台虎钳上装夹好工件 2、跟着老师的示范动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好锉刀的握法 |
分组示范,逐一纠正; 学生两两观察、纠错,同时上传一些学生的动作至云班级,增强互动,互相点评,把微视频上传云班级,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增强认识 |
带着问题去操作,做到“做中学” |
教学 环节 |
内容 |
活动 |
技术 手段 |
教学 随记 |
|
教师 |
学生 |
||||
项 目 实 施 任务一 30min |
2、锉刀握法 3、 站立 姿势 4、锉削动作 |
2、手柄抵在右手大拇指根部,大拇指放在手柄上部,四指顺势抓紧手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放于锉刀前端下部,大拇指根部肌肉轻压锉刀前端上部;双手端稳锉刀。 3、站立(示范) 左臂弯曲,大臂与工件待加工面的左右方向基本平行;右小臂与工件待加工面的前后方向保持平行。 4、锉削动作 左弓右直体前倾,两臂端平送到头,左腿伸直借反力,顺势收锉节奏准。 4.1锉削方法 常用交叉锉、顺向锉 交叉量大于粗锉,精锉采用顺向锉 4.2通过不同质量表面来理解锉刀在锉削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5、锉削时两臂施力情况(难点) 文明安全 无柄锉刀不能用,敲敲打打容易断; 锉后平面手勿摸,嘴吹切屑大危险。 6、锉削平面的测量 量具:刀口角尺方法:透光法 左拿工件右拿尺,米字测量最全面,对着光亮看透光,不透微露好质量。 |
3、学生于工位上摆好姿势,老师逐一指导、纠正 4、通过PPT课件,判断锉刀运行轨迹 5、锉削第一基准面 6、刀口角尺测量平面质量 |
投影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视频形式直观得让学生学习与掌握 口诀 学生互相观察纠错 在云班级上传正确方法的微视频 组内同学互助,小组竞争 |
1、通过错误示范,让学生什么事错误姿势 2、难点解决:判断到练习到测量 |
教学 环节 |
内容 |
活动 |
技术 手段 |
教学 随记 |
|
教师 |
学生 |
||||
项目评 价 9min |
1、工件夹持 2、锉刀握法 3、锉削姿势及用力 4、测量 5、文明安全 6、三维评价 |
总结所学内容并做相应点评 各小组展示成果,召开生产表彰会,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对完成情况较差同学进行鼓励。 通过云班级线上线下实时点评 通过三维评价,真实的反应学生综合素质,掌握学生动态,让评价起到鞭笞,激励的作用, |
回顾知识,整理收获 学生还可以登录云班级与老师进行互动,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想法与心得。 |
通过云班级互评,增强师生互动 |
|
归 档 整理10min |
工位整理等 |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按照7S标准完成清理整顿。 3、整理各评价表 4、整理优秀作品与学生照片 |
1.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清理,保养工量具。 |
手机拍照上传云班级,平台,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加深印象,提高认识。 |
|
七、学习效果评价 |
1.本课程对学习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维评价 在线、即时、多维评价:课上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达成了“科学合理地应用手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高效课堂”的目标。 2.总体评价 (1)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使用手机,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2)教学目标明确,任务设置合理,循序渐进,按照预设步骤顺利实施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性高。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探究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了课堂内外有效互动,教学评价多元开展,学生能力稳步提高。 |
八、教学效果反思 |
传统的钳工实训课相对比较枯燥、累,难理解,接受慢,采用移动教学模式,利用手机QQ、手机APP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课前自主预复习,课中在线评价等,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应进一步丰富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对于锉削动作的掌握,参差不齐,在优化教学手段和辅导手段情况下,还需一定时间的练习,从量变到质变。 安全教育要不断贯穿在实训教学、指导过程,营造氛围,真正要让学生体会到文明生产、安全第一。7S标准在实行初期开展较难,现在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要逐步培养。对于技能掌握块、好的学生,要提高要求,分层教学,不能让自满占据;同时鼓励技能掌握较差的学生,不能让自卑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