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国军机电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国军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浩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刁亮琦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郭天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华顺方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一展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碧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乐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玉梅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贤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栩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读书分享

作者:陈章  日期: 2023-07-12  点击:

1. 如何应对拖延症?
2. 如何成为高情商的人?
人类思维主要有两个决策系统,一个是本能,另一个是反本能。通常,我们更多地习惯使用本能系统来决策。为什么改变很难?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这都是因为本能作用。想要改变,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本书正好帮助我们培养反本能思维,以此对抗习以为常,从而实现改变。
卫蓝是一名心理学硕士,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生活应用方面的研究,是时间管理讲师,领英、争鸣网的专栏作者。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大脑存在着两套思维系统:本能和反本能。
动物为了生存,进化出了大脑,大脑会产生本能的逃跑和进食反应。虽然,相当长时间里人类的生物本能起着重要的生存作用,但本能不具备思考能力。如果人类想要了解事物的真相、想要进步,则需要启动具有思考能力的反本能思维。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思维。这本书给出了许多实用的自我提升技巧,接下来,我选择两个最常见的成长难题——拖延症和低情商,带你用“反本能”的方法去解决。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部分,说说如何通过反本能应对拖延症。
相信你对下面的场景并不陌生:每次放寒暑假,都会背上很多书回家,期待看完这些书,实现个人魅力的升华。然而,假期结束,能看完的不过十之一二;或者,每年伊始,会立下很多目标,可到年底总结才发现,能完成一半就谢天谢地了。拖延成为我们的日常,不到最后时刻不会惊觉。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根源。只有知道了根源,才能进行克制。那么,拖延的根源在哪里呢?那就是本能。
一台机械如果长时间工作,可能因为磨损而报废,也可能因为摩擦过度产生大量热量而烧毁。人类也是如此。如果长期处于满负荷或者超负荷,会疲劳、会垮掉。为了减少这种问题出现,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一套自我保护机制,抑制高能耗事件发生。一旦出现高能耗,大脑会以疲劳、不适等进行反馈。
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努力让我们减少能量消耗,诱导我们去享乐。一旦我们要做自己不习惯的、不熟悉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了困难,大脑都会把这种行为归为高能耗行为,发出警告不要去做。如果不能用反本能思维对大脑进行控制,我们就会妥协,造成拖延。从某个方面来说,拖延是大脑自我保护机制作用的结果,属于本能反应。
当拖延发生时,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呢?答案是从简单开始。
从简单开始做,可以降低行为的门槛,大脑自我保持机制不被唤醒,从而减少了改变的阻力。比如以前人们坐车,都是线下叫车,一些打车软件为了改变人们长期出行习惯,通过提供免费服务、发红包等福利活动,来降低人们线上叫车的门槛。
习惯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行为。如果我们在某种行为中受益,大脑会不自觉地强化这种行为,从而形成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又很难改变。因此,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当人们已经养成习惯后,打车软件即使降低或者停止奖励,人们也会继续使用软件。
同样的,我们在改变拖延时,应尽量降低改变行为的门槛,从简单开始做起,循序渐进地让自己适应这种变化。另外,我们的大脑天生对不确定性产生厌恶,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要制定一个让自己看得见的、可量化的进度条,来增加确定性,从而减少拖延。
改变拖延习惯的另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有效重复,让一个新的好习惯替代旧习惯。脑科学告诉我们,当我们长期进行某种行为时,实际上是在旧的神经结构上建立新的联结,让这种新的联结信号变强,此后,遇到类似场景时,大脑会优先选择这种行为,形成自然反应。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不爱刷牙,觉得麻烦,可长大后,我们不再对刷牙排斥,一天不刷牙还会觉得难受。这就是因为大脑对刷牙行为在长期重复的过程中形成了本能反应。
原理很简单。大脑在有意识的决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记忆或经验进行抽取,我们不断重复一个行为,相当于在记忆中形成深刻印象,从而加大了这个行为的选择权重。此后,大脑做选择时不会有太大压力,不会消耗过多能量,不会被抑制,选择也就变得容易得多。
我们改变拖延的习惯同样如此,当好习惯的新路径选择权重大于拖延权重时,大脑就形成了自然反应。
当然,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细水长流式的过程。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大脑中的奖惩系统——多巴胺系统,让改变变得有趣。比如,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奖励自己一块巧克力或一顿美食,大脑释放多巴胺,让我们在愉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适当运动,也能让身体产生血清素和内啡肽,减少焦虑。这些都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摆脱拖延。
说完拖延,现在我将进入第二部分,如何通过反本能成为高情商的人?
想要成为高情商的人,我们要懂得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怎么做呢?通常有如下几个方法:
第一点是混个脸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受新事物是一件困难的事,新事物容易触发我们的恐惧情绪,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原因就是不熟悉,因此,想要与人建立有效社交关系,我们先去混个脸熟,建立足够的熟悉感。熟悉就是安全,会避免唤醒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第二点是自我表露。心理学家奥尔特曼认为,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从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的。我们可以先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如喜欢阅读和写作,分享对某些作品的看法。如果对方感兴趣,会有很好的回应,也会分享他的兴趣爱好。这种互惠性交换,能实现对等的沟通,从而拉近双方距离。
第三点是进行有效赞美。不过赞美要具体、真诚,而且要适度。
另外,想要成为高情商的人,我们还需要掌握沟通的艺术,学会好好说话。
首先,在沟通过程中学会拒绝争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这又很难实现,因此我们会去解释、去争取。但对方的想法未必和我们一样,解释有可能升级成争执。争执本质上是争夺话语权,是彼此的认知域交集太小,不能换位思考。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让对方了解彼此观点的背景和基础,同时要明白争辩的目的,至少要让对方体会到彼此是站在一条线上的。
其次是懂得释放善意。比如注意心理安全距离。每个人都有心理距离,太近的距离会让彼此产生不适感,这是心理的本能反应。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沟通时的安全距离最好在0.45至1.22米之间,具体数值,因人而异。如果你向前进一步,对方不自觉地后退,那么证明已经达到最大安全距离了,不能再近了。
最后要懂得表达。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和认知不同而不同。我们在沟通中,要学会清晰明确地表达,让别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什么。表达的最好方法是利用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非常适合大脑的认知模式,是一种突出重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思考方式,更有利于沟通。
人的认知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的惊鸿一瞥,得到的信息都超过了1G。超强的负荷面前,大脑学会了以最少的能量获取信息的方法,自动对信息进行层级式分类,就像金字塔一样,这样便于提取信息,也能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
金字塔原理基本上遵循结论先行、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原则。按金字塔原理进行沟通,能够降低对方的认知成本,容易引起关注,也便于理解,毕竟人一次能够理解的概念数量也是有限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你跟老板汇报工作,希望对公司某产品涨价。你对老板说:“老板,现在有几种原材料涨价了,物流运费也涨了,我找了几家公司进行比较,结果还是不能说服他们;我们对面的那家好像涨价了,还有公司最近的广告费也高了……”
啰嗦了一大堆,老板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但如果按金字塔原理你该怎么表述呢?先讲结论,再讲依据。你可以这样说:老板,我们的这款产品需要涨价15%。有几个原因:一是原材料涨了10~20%;二是竞争对手把产品上调了10~15%;三是我们的广告费至少多了10%以上。因此,我觉得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涨15%。老板,你看行不行?
如此讲述,老板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很容易引起他的兴趣,会关注这件事情。
总之,成为高情商的人,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虽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被所有人喜欢,但不被人喜欢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们应该理性接受事实。有时,我们也会无缘无故讨厌一个人,这不过是本能反应,或许我们在他人身上感受到了某种不安全因素。在与人相处时,可以适当保持距离,增加合作,尽管放下自己的执念,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我们始终要记住的一点儿是,与人相处的艺术,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上。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本能反应的结果,而非理性思考,比如拖延等习惯,想要摆脱它,只有培养我们的反本能思维,反其道而行之。越能反本能的人,往往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以上就是《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我们的解读,能帮助你培养反本能思维,对抗你的习以为常,成为那个卓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