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作者:周晨韵  日期: 2024-10-15  点击:
课题序号 1 授课形式 讲授+练习、示范等 授课课时 2
授课班级 及  日 期 2   月 21 日(   1 周星期 4 )  艺术2351班
授课章节 名     称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备、 资     源 PPT、黑板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开幕词、演讲稿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深入体味, 正确把握,有感情地朗诵。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明确文章中各种鲜明情感;学习准确使用鲜明情感词和判断句表达
情感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认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体味伟人蕴涵于 作品中的深挚情感,博大的情怀,感受革命者的优秀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革命精神传承的时代意义;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培 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分析明确文章中各种鲜明情感,探究分析文章中鲜明情感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探究革命精神传承的时代意义。

教法学法
目标设定 圈点勾划法、旁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板书设计



(1—2 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 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 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 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12—16 段)纪念与祝贺。

一份艰辛,一种意义;一腔深情,一份情怀。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明确目标 一、预读——感气概 1.导入新课
在 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伟人 毛泽东自信豪迈、铿锵有力地宣告: “ 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这鼓舞人心的话语响彻寰宇。感受 伟人气概,试读标题。
2.背景介绍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 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

教师导入 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 明确 目标,让学生更 快进入课文情境





深入研读 赏析文本 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 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 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 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 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 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 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 筹备,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9 月 30  日,第一届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经过充分 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 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次 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中国人民站 起来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中国人民站来了! ”
3. 回首那段战火纷飞,激情昂扬的岁月,站在这个 具有里程碑价值意义的历史节点,再读标题,请 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诗句来表达。
示例一: 自豪,喜悦
示例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示例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示例四: 自信,昂扬,一雪前耻
示例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明确 问题导向激发思 考
训练学生概括能 力














教学相长,于合 作探究中提高语 言理解与运用能 力,提升思维发 展与审美能力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深入研读 赏析文本 示例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小结:注意准确把握情感,如果能直接引用伟人 的诗句,会更巧妙,也更精炼。
二、初读——理思路
1.快速浏览,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 度,学生讨论分析并分


以 知 人 论 世 方 法,多角度多层
2. 圈点勾画信息,特别是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 【1】第一段的“现在开幕了 ”。
【2】第三、四段中的“在三年多的时间内 ”“三 年以前 ”。
【3】第五、六段的“现在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 【4】第七段的“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 ”“我 们还要继续努力 ”。
【5】第九、十、十一段的“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 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 ”“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 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 潮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 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 享成果 面解析深层次原 因,把握文章的 意蕴和情味。
3.展示总结:文章思路结构。
(1—2 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 特点。
升华文旨 拓展延伸 (3—4 段) 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 性。
(5—8 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 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 展策略。

教师引导理解文旨 学生思维拓展

渗透思政教育 升华文章主旨



知人论世 突破难点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 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12—16 段)纪念与祝贺。
三、再读——析情感
1.文中有很多句段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请圈点勾 划,旁批作注,指明情感;并能够把握情感,诵 读展示。
老师总结:除了自豪自信之外,还有深切的缅怀, 崇高的敬意,面对困难的无畏,面对未来的高瞻 远瞩……
2.归纳总结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
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②使用判断句。
③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归纳总结,回归文本, 检测目标达成










总结课堂所学 检测目标达成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升华文旨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完成作业

四、研读——赏形象
1.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伟人毛泽东。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 2.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中华民族。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
五、拓读——明事理
1. 问题探究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 时代的开始,这个伟大时代具体表现在哪里?
2. 问题探究二:重温历史,紧跟时代,展望未来。我 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正迈着 坚实有力的步伐快速前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正逐步 实现。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感受到了自豪自信, 当然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更应 该有忧患意识,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感,联系你的所 学所知所感谈谈自己的认识,写成 100 字左右的文 字。 教师引导理解文旨 学生思维拓展












归纳总结,回归文本, 检测目标达成 渗透思政教育 升华文章主旨












总结课堂所学 检测目标达成

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文章条理清晰, 内容易懂,教读本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开幕词的写法及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 辛,认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探究革命精神传承的时 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