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函数的奇偶性

作者:倪红艳  日期: 2024-01-04  点击:


课题名称

3.3函数的奇偶性

课题序号

1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数

1

教材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是继函数的单调性之后学习的函数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等后续内容起重要作用。函数的奇偶性的实质就是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因而本节既可以继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又是数学美的集中体现。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如下特征:

(1) 知识基础:学生学习了3.3.1函数的单调性之后,学生对于研究函数的性质的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图形的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对图对称性早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对函数奇偶性图特征的理解有一定好处。

(2) 认知能力:学生普遍对图形的认识较为感性,看图识图绘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学生又缺乏对概念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这方面需加以引导。

(3) 学习特点: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求知欲,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在学习数学的旅途中,他们最大的疑问就是: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呢?希望通过这堂课能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函数图像,会用图像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掌握函数图像对称性与函数奇偶性的关系;

3.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函数,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图像定义的认识过程,体悟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逐步提高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

通过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之美,感受数学的对称美;通过数学史的学习,提升民族自豪感;通过文物修复等绘制美,感悟创造美的过程。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感知明确函数的奇偶性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绘制、修复图像,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教法学法

结合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的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及资源(学习通平台、微课视频、课件、实物模型、GGB软件等)来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思路,决定教法与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问题学习法

 

板书设计

§3.3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

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

教师

课前

目标导学

 

1.填空题:

1)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    ,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为    

2)点Q(x,y)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    ,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为    

2.收集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

 

作图

观察

回答

 

收集素材

 

 

说明

提问

【设计意图】回顾以前所学的对称性,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情境导入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欣赏美

 

1.欣赏美

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生活因对称而美丽。下图为学习通平台上,部分学生作业,均展示了生活中的对称之美。

 

数学因对称而丰富。其实,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对称美,函数图像的对称就是其中一种.

其中,代表性函数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

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中心对称图形.

 

 

 

 

 

 

思考

归纳

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对称情况。

通过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之美,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通过杨辉三角,提升民族自豪感

 

 

 

 

 

建构新知

---感悟美

 

 

 

 

 

 

建构新知1

偶函数图像关于对称。       

奇函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探究

有没有某个函数,它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建构新知2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

观察体会思考

 

 

领悟

分析

 

 

 

 

 

 

思考讨论

 

 

从具体的函数启发学生观察函数奇偶性的图像特点

 

 

 

 

引导思考

 

 

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特殊到一般,引出偶函数奇函数图像定义,培养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例题辨析

---感悟美

  绘制美

 

 

 

 

 

 

 

 

 

感悟美

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判断它们是不是偶函数.

2  观察下列函数图象,判断它们是不是奇函数.

绘制美

3  文物修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数字技术可以利用扫描和建模,将受损的文物还原在虚拟环境中,帮助研究人员将碎片化的文物重新拼凑,同时避免二次损坏。如图所示为某轴对称图案的右侧半边,试将图象补充完整。

 

 

 

观察思考求解

 

 

 

 

 

 

 

 

 

 

思考观察,作图

 

 

提问强调分析讲解

 

 

 

 

 

 

 

 

 

 

提示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并学会利用图像法。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应用,并能根据图像特点,绘制、修复图像,达到学有用的数学的目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动力。

 

 

 

 

 

 

 

 

 

 

巩固练习

--感悟美

绘制美

 

 

 

 

 

 

 

 

 

 

 

 

 

练习1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指出哪些函数是偶函数,哪些是奇函数.

练习2  如图某一个工件图由于失误损毁了一半,已知图像关于Y轴对称,试将工件图补充完整.

              

练习3.已知偶函数y=f(x)和奇函数y=g(x)的定义域均为[-4,4],下图为它们在[0,4]上的图像.将函数y=f(x)和y=g(x)在定义域内的图像补充完整.

 

 

 

 

学生思考口答

 

 

 

 

 

 

 

 

 

 

 

 

学生寻找关键点的对称点,完成作图

 

 

提问

教师讲评

 

 

 

 

 

 

 

 

 

 

 

 

 

教师巡视,稍作引导、提示

 

【设计意图】与生活相结合,增强平时工作的严谨性。加深对函数奇偶性的认识。

拓展延伸

---创造美

函数奇偶性的运用

1. 文物修复、老照片复原、剪纸、VR等;

2. 空间站T字结构。

学生感悟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讲解

总结提高

1. 函数的奇偶性图像定义

2. 函数奇偶性的分类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尝试进行自主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框架图。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课堂知识框架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加深巩固课堂所学,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与训练;

2.查漏补缺:根据个人情况对课题学习复习与回顾;

3.拓展作业:阅读教材扩展延伸内容.

4.课后思考:观察函数的图象,判断它是不是偶函数,引出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