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 案(首页)
编号:YJSD/JWC-17-08
课题序号 |
1 |
授课班级 |
联五20工程造价 |
授课课时 |
2 |
授课形式 |
新授课 |
授课章节 名称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
使用教具 |
多媒体 |
||
教学目的 |
知识目标: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概况和总结,牢记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对中国近代国情的学习和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独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德育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
教学重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
教学难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
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 |
无 |
||
课外作业 |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间线 |
||
教学后记 |
|
||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
|||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1919-1927年 二、1927-1937年 三、1937-1945年 四、1945-1949年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新课导入 |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 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新课讲授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在近代中国曾经发生了许多革命,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列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革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革命是由于客观上发生了危机,革命的发生往往是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充满了十分尖锐的矛盾,且矛盾无可化解,犹如蕴藏巨大能量已久的火山,一旦爆发,其势锐不可挡。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归根到底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经济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基本的经济形态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最终没有能生长、发展为资本主义大树,反而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化,毛泽东说,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个任务的主题、内容不同,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前一个任务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因此,近代中国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附:近代中国革命各阶级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2)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3)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4) 辛亥革命。 2.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寻国家的出路,终于实现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由于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案例:“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 山穷水复疑无路,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 ①时代条件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②领导力量的变化:由于中国的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优点,因此它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③指导思想的变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就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初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而是应该走相反的道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40年前后,毛泽东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深刻地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前途和纲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中国革命经过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即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及再次走向新胜利的比较,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了完整、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才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
学生活动 |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讲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 |
教学小结 |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
布置作业 |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间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