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新农人如何理解职业道德与岗位的关系

作者:范芳芳  日期: 2023-06-25  点击:

教案

议题名称

议题二:新农人如何理解职业道德与岗位的关系

授课班级

休农2131

授课

地点

智慧教室

2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

 

岗位和职业,既是一个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和场所,也是实现自己抱负和价值的平台方式。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勇敢地承担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本课主要讲了四部分内容: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内涵、要求及意义。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已有

基础

 

22人对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

 

存在

问题

24人未对这些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理解(难点)

解决

策略

创设丰收节活动中的“土特产直播”情境中,探讨“诚信是否吃亏”等社会热点问题,阐释诚实守信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价值。

认知能力

已有基础

大部分人能够在具体的议题情境中辨析问题、分析问题,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存在问题

20人对职业道德中的某些内容例如办事公道等会有所轻视,觉得是工作以后才要想的事

 

解决策略

利用学生已有能力,借助角色扮演、视频资源、案例分析、人物故事、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特点

已有基础

23人喜欢互动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对农民丰收项目有兴趣

存在问题

18人觉得办事公道等内容较为枯燥

解决策略

借助丰富的教学活动、形象的人物故事、德育导师进课堂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专业特性

已有基础

22人对农民丰收节项目中的直播带货等有初步的实操能力

存在问题

20人对直播带货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

解决策略

采用分组研学的活动,从不同的维度理解直播带货中的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问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掌握诚信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奉献的内涵;理解具体要求初步了解自我价值如何在职业中实现。

政治认同: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民族诚信、公平、奉献的优良精神。

职业精神: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

健全人格:以理性客观姿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公共参与:能够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反哺社会,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服务群众,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

法治意识:树立诚信经营,法治经营,遵守法律的意识。

情感态度

观念目标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体会“我奉献、我快乐”的真谛;增强职业自豪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乐于为民服务,勇担社会责任。

运用目标

增强践行诚实守信、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点

理解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价值

理解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服务群众,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回报社会、奉献他人,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策略

 

以学生课前研学中的经验为例创设直播情景剧,围绕情境展开教学,从消费者、主播、商家等多个视角进行“求证诚信”的研学活动,分助农组、兴农组、爱农组、务农组进行小组汇报。根据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分析,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课堂上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表演、榜样故事、教师讲授、辩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同时借助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平台,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中国农民丰收节研学资料、相关人物故事

两库一馆双平台:学习强国资源库、思政教育资源库、学校数字图书馆、超星学习通平台、职教云平台

 

 

 

优点:

1. 在课堂教学中,以直播间的故事为线索贯穿全课,在三次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层层递进,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2.案例分析强化了学习内容,榜样进课堂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实现了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缺点:少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践行职业道德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还没有完全掌握。

措施:在今后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性,对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和辅导,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并督促执行,为学生终身发展助力。

 

 

 

 

 

 

 

 

 

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

实践体验

 

1.学生进行中国农民丰收节民宿研学活动。

2.学生排练情景剧。

3.学生分组根据“在利益面前坚持讲诚信是吃亏吗”搜集资料,准备汇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行知。

分议题一: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40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学

 

5

情境——场控和主播的冲突

剧情简介: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开幕式活动现场,3名主播因真假销售发生矛盾。

1.观看情景剧。  

2.思考问题并回答:两人因是否诚信直播产生不同的观点。

 

1.提出问题:场控和主播为什么发生矛盾?

2.引入课题。 

 

 

 

 

 

 

 

 

体现专业特色,活跃课氛围,导入课题。

议题

探学

 

5

分议题一: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

问题1:在利益面前坚持讲诚信是吃亏吗?

问题2:怎么看坚守诚信而被公司开除?

问题3:如何说服不诚信的老板?

思考并回答,说明不同观点及理由。

1.根据情景剧,提出问题: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2.提出议题:在利益面前坚持讲诚信是否吃亏?  

 

创设议题

 

 

 

 

 

 

 

 

 

 

活动

研学

 

25

 

 

 

诚信守信的价值: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人格魅力之所在;

就企业而言,诚信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

就社会而言,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活动一:分组研学

学生从消费者、主播、商家等多个视角进行“求证诚信”的研学活动,分助农组、兴农组、爱农组、务农组进行小组汇报。

 

活动一:分组研学

根据小组汇报总结出诚实守信对于个人、企业、社会的价值。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中的诚信背后是利益的冲突,个人应该做出正确的利益选择。

 

 

 

 

 

 

 

 

 

 

活动二:情境——员工与老板的矛盾

1.观看情景剧

2.思考回答问题:要不要答应老板的要求,会被老板开除,损失工资,如果做了,那很有可能损害广大消费者、社会利益。

3.听初心故事,思考丁发根为了他人,为了集体,为了党,践行自己的承诺,牺牲自己的健康。

 

 

 

 

 

 

 

 

 

活动二:情景——员工与老板的矛盾

 

1. 提出问题:主播雯雯在纠结什么?如何看待坚守诚信。

 

2. 归纳总结诚信在面对个人、集体、国家时如何选择。提问:怎么看坚守诚信而被公司开除?

 

3.讲述初心故事:

《丁发根——为了承诺,扎根高原》,提问:他的哪些诚信行为感动了你?

 

4.总结:在利益冲突面前,丁发根为了他人,为了集体,为了党,牺牲个人利益。

 

5.习语近人:诚信是结交天下的根本。

思维碰撞,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对个人成长、对行业、对企业、对国家发展都非常重要。 

 

 

 

 

 

 

突出重点

 

 

 

 

 

 

 

 

 

诚信实践:不仅自己要讲诚信,还应该帮助他人做到诚信。

诚信是立身立业之本,也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我们个人应该履行法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和要求,企业也应该法治经营。

 

活动三:情境——情谊与法律的选择

1.小组研学:用不同的形式说服不诚信的老板。

2.理解:职业道德中情和法的两难中,应该守法依法。

3.感受黄会长企业经营的诚、敬故事。

 

活动三:情境——情谊与法律的选择

1.提问:雯雯如何说服她不讲诚信的老板?

2.教师总结:诚信是立身立业之本,也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我们个人应该履行法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和要求,企业也应该法治经营。

3.诚敬故事:乡村旅游协会黄会长分享企业经营的诚、敬故事。

 

 

通过情景剧中雯雯的选择,让学生感悟、理解诚实守信对个人成长、对行业、对企业、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突破难点

运用

测学

 

5

1.教师提问:同学们明白了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信之后,如何在丰收节中发挥专业优势,做好诚信代言人,打造我们的诚信品牌呢?大家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发布在我们的讨论区。

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诚信直播、宣传海报等,学习平台显示词云。

 

 

 

 

 

 

学以致用

分议题二: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愿意服务奉献(40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学

3

初步了解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观看视频,感受欧阳书记为家乡发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

 

1.播放视频《践行乡村振兴,留住“农”的味道》

2.提问:欧阳书记为什么受到村民的拥护?

3.引出议题。

用身边案例,引发思考。

议题

探学

5

分议题二: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愿意服务奉献

问题1:如何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

问题2: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热情服务?

问题3:如何在职业活动中愿意奉献社会?

1.学生回答:

办事公道:欧阳书记工作坚持原则底线,没有私心。

热情服务:欧阳书记对待村民热情周到,凡事为群众着想。

奉献社会:欧阳书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岗在位坚持为人民服务。

1.提问:视频中,欧阳书记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2.追问:在职业活动中如何秉持办事公道、愿意服务奉献?

 

结合学情

创设议题

 

 

 

活动

研学

27

办事公道的内涵和原则:

办事公道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办事公道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办事公道应该公平公正、不计个人得失。

问题一:如何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

1.唇枪舌战:

围绕给出的两个观点各抒己见,理解办事公道的深刻内涵: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又一准则;办事公道的含义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办事公道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2.学习案例,回答问题,理解办事公道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个人有美誉,企业有效益,社会享太平。

 

问题一:如何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

1. 唇枪舌战:

围绕“在工作中关照亲友乃人之常情,与办事公道的要求不矛盾。”“办事公道是对有权人而言的,我们基层从业者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两个观点,学生各抒己见。

2. 教师归纳总结办事公道的原则和内涵。

3. 呈现案例“刘姝威因为坚持讲真话而一举成名”,提问:坚持办事公道对个人、企业和国家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在职业活动中要做到办事公道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修养?

评析身边事例,让学生理解办事公道的内涵和原则

办事公道的意义:对个人、企业、国家有重要意义:个人有美誉,企业有效益,社会享太平。

 

热情服务的内涵和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和更高要求。做到服务群众应该:

为服务群众着想,提供热情周到耐心的服务,掌握服务技能。

问题二: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热情服务?

阅读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最美专家唐红玲的身上感受热情服务的真谛和要求。

 

 

 

问题二: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热情服务?

1.呈现案例《农技服务零距离,无私奉献暖人心——最美农业专家唐红玲》,提问:唐红玲身上有什么品质感染了你?她是如何做到热情服务的?

2.教师归纳总结热情服务的内涵和要求。

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办事公道的意义

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学会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岗位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问题三:如何在职业活动中愿意奉献社会?

1.观看视频,回顾丰收节中的志愿者经历。

2.进行自我评价,讨论得与失,感悟与收获。

3.领会奉献社会的真

问题三:如何在职业活动中愿意奉献社会?

1.播放视频《丰收节研学之旅》

2.提出问题:自我评价丰收节上的表现;

谈谈丰收节上你的收获与不足。

4. 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奉献社会真谛:树立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工作,全心全意贡献,体会真正的快乐;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做人的最高境界。

 

选择农业专家,让学生有更深的感触,增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播放视频,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运用

测学

5

 

1. 教师分享案例《善处“义”与“利”——三百四十年铸就的中药品牌》案例,评析思考同仁堂处理“利”与“义”的关系。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摆在第一位,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教师课堂总结:在职业活动中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把职业道德规范落到实处,不仅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在更有助于营造安定和谐、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突破总议题:新农人如何理解职业道德与岗位的关系。

 

 

知识迁移,检验学习效果。

课后任务

设计意图

 

行为养成

 

1.创编口诀:作为新农人,对于农产品的真假、好坏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利用专业优势,创编农产品顺口溜(绿色大米、毒大米;真假鸡蛋;手工茶和机制茶)。

2.完成素养测验。

 

检验教学效果,诊断对知识点的掌握,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个性化辅导。

 

 

 

评价促学

设计意图

进行教学诊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