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案 |
|||||||
议题名称 |
议题二:新农人如何理解职业道德与岗位的关系 |
||||||
授课班级 |
休农2131 |
授课 地点 |
智慧教室 |
课 时 |
2课时 |
||
教学内容 分析 |
岗位和职业,既是一个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和场所,也是实现自己抱负和价值的平台方式。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勇敢地承担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本课主要讲了四部分内容: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内涵、要求及意义。
|
||||||
学情分析 |
知识基础 |
已有 基础 |
22人对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
|
||||
存在 问题 |
24人未对这些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理解(难点)。 |
||||||
解决 策略 |
创设丰收节活动中的“土特产直播”情境中,探讨“诚信是否吃亏”等社会热点问题,阐释诚实守信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价值。 |
||||||
认知能力 |
已有基础 |
大部分人能够在具体的议题情境中辨析问题、分析问题,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
|||||
存在问题 |
20人对职业道德中的某些内容例如办事公道等会有所轻视,觉得是工作以后才要想的事。
|
||||||
解决策略 |
利用学生已有能力,借助角色扮演、视频资源、案例分析、人物故事、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
||||||
|
已有基础 |
23人喜欢互动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对农民丰收项目有兴趣。 |
|||||
存在问题 |
18人觉得办事公道等内容较为枯燥。 |
||||||
解决策略 |
借助丰富的教学活动、形象的人物故事、德育导师进课堂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
||||||
专业特性 |
已有基础 |
22人对农民丰收节项目中的直播带货等有初步的实操能力。 |
|||||
存在问题 |
20人对直播带货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 |
||||||
解决策略 |
采用分组研学的活动,从不同的维度理解直播带货中的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问题。 |
||||||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
掌握诚信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奉献的内涵;理解具体要求;初步了解自我价值如何在职业中实现。 |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
政治认同: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民族诚信、公平、奉献的优良精神。 职业精神: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 健全人格:以理性客观姿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公共参与:能够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反哺社会,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服务群众,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 法治意识:树立诚信经营,法治经营,遵守法律的意识。 |
|||
情感态度 观念目标 |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体会“我奉献、我快乐”的真谛;增强职业自豪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乐于为民服务,勇担社会责任。 |
||||||
运用目标 |
增强践行诚实守信、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
||||||
教学重点 |
理解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价值 理解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
||||||
教学难点 |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服务群众,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回报社会、奉献他人,实现人生价值 |
||||||
教学策略 |
以学生课前研学中的经验为例创设直播情景剧,围绕情境展开教学,从消费者、主播、商家等多个视角进行“求证诚信”的研学活动,分助农组、兴农组、爱农组、务农组进行小组汇报。根据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分析,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课堂上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表演、榜样故事、教师讲授、辩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同时借助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平台,实现教学目标。
|
||||||
教学资源 |
中国农民丰收节研学资料、相关人物故事 两库一馆双平台:学习强国资源库、思政教育资源库、学校数字图书馆、超星学习通平台、职教云平台
|
||||||
板 书 设 计 |
|
||||||
教 学 反 思 |
优点: 1. 在课堂教学中,以直播间的故事为线索贯穿全课,在三次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层层递进,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2.案例分析强化了学习内容,榜样进课堂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实现了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缺点:少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践行职业道德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还没有完全掌握。 措施:在今后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性,对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和辅导,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并督促执行,为学生终身发展助力。
|
||||||
教 学 流 程 图
|
|
课前准备 |
设计意图 |
|
实践体验 |
1.学生进行中国农民丰收节民宿研学活动。 2.学生排练情景剧。 3.学生分组根据“在利益面前坚持讲诚信是吃亏吗”搜集资料,准备汇报。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行知。 |
分议题一: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40分钟)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境 导学
5 分 钟 |
情境——场控和主播的冲突 剧情简介: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开幕式活动现场,3名主播因真假销售发生矛盾。 |
1.观看情景剧。 2.思考问题并回答:两人因是否诚信直播产生不同的观点。
|
1.提出问题:场控和主播为什么发生矛盾? 2.引入课题。
|
体现专业特色,活跃课堂氛围,导入课题。 |
|||
议题 探学
5 分 钟 |
分议题一: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 问题1:在利益面前坚持讲诚信是吃亏吗? 问题2:怎么看坚守诚信而被公司开除? 问题3:如何说服不诚信的老板? |
思考并回答,说明不同观点及理由。 |
1.根据情景剧,提出问题: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2.提出议题:在利益面前坚持讲诚信是否吃亏?
|
创设议题 |
|||
活动 研学
25 分 钟
|
诚信守信的价值: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人格魅力之所在; 就企业而言,诚信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 就社会而言,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
活动一:分组研学 学生从消费者、主播、商家等多个视角进行“求证诚信”的研学活动,分助农组、兴农组、爱农组、务农组进行小组汇报。
|
活动一:分组研学 根据小组汇报,总结出诚实守信对于个人、企业、社会的价值。
|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
职业道德中的诚信背后是利益的冲突,个人应该做出正确的利益选择。
|
活动二:情境——员工与老板的矛盾 1.观看情景剧 2.思考回答问题:要不要答应老板的要求,会被老板开除,损失工资,如果做了,那很有可能损害广大消费者、社会利益。 3.听初心故事,思考丁发根为了他人,为了集体,为了党,践行自己的承诺,牺牲自己的健康。
|
活动二:情景——员工与老板的矛盾
1. 提出问题:主播雯雯在纠结什么?如何看待坚守诚信。
2. 归纳总结诚信在面对个人、集体、国家时如何选择。提问:怎么看坚守诚信而被公司开除?
3.讲述初心故事: 《丁发根——为了承诺,扎根高原》,提问:他的哪些诚信行为感动了你?
5.习语近人:诚信是结交天下的根本。 |
思维碰撞,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对个人成长、对行业、对企业、对国家发展都非常重要。
突出重点
|
||||
诚信实践:不仅自己要讲诚信,还应该帮助他人做到诚信。 诚信是立身立业之本,也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我们个人应该履行法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和要求,企业也应该法治经营。 |
活动三:情境——情谊与法律的选择 1.小组研学:用不同的形式说服不诚信的老板。 2.理解:职业道德中情和法的两难中,应该守法依法。 3.感受黄会长企业经营的诚、敬故事。 |
活动三:情境——情谊与法律的选择 1.提问:雯雯如何说服她不讲诚信的老板? 2.教师总结:诚信是立身立业之本,也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我们个人应该履行法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和要求,企业也应该法治经营。 3.诚敬故事:乡村旅游协会黄会长分享企业经营的诚、敬故事。
|
通过情景剧中雯雯的选择,让学生感悟、理解诚实守信对个人成长、对行业、对企业、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突破难点 |
||||
运用 测学
5 分 钟 |
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诚信直播、宣传海报等,学习平台显示词云。
|
学以致用 |
|||||
分议题二: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愿意服务奉献(40分钟)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境 导学 3 分 钟 |
初步了解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
观看视频,感受欧阳书记为家乡发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
|
1.播放视频《践行乡村振兴,留住“农”的味道》 2.提问:欧阳书记为什么受到村民的拥护? 3.引出议题。 |
用身边案例,引发思考。 |
|||
议题 探学 5 分 钟 |
分议题二: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愿意服务奉献 问题1:如何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 问题2: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热情服务? 问题3:如何在职业活动中愿意奉献社会? |
1.学生回答: 办事公道:欧阳书记工作坚持原则底线,没有私心。 热情服务:欧阳书记对待村民热情周到,凡事为群众着想。 奉献社会:欧阳书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岗在位坚持为人民服务。 |
1.提问:视频中,欧阳书记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2.追问:在职业活动中如何秉持办事公道、愿意服务奉献?
|
结合学情 创设议题
|
|||
活动 研学 27 分 钟 |
办事公道的内涵和原则: 办事公道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办事公道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办事公道应该公平公正、不计个人得失。 |
问题一:如何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 1.唇枪舌战: 围绕给出的两个观点各抒己见,理解办事公道的深刻内涵: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又一准则;办事公道的含义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办事公道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2.学习案例,回答问题,理解办事公道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个人有美誉,企业有效益,社会享太平。
|
问题一:如何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办事公道? 1. 唇枪舌战: 围绕“在工作中关照亲友乃人之常情,与办事公道的要求不矛盾。”“办事公道是对有权人而言的,我们基层从业者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两个观点,学生各抒己见。 2. 教师归纳总结办事公道的原则和内涵。 3. 呈现案例“刘姝威因为坚持讲真话而一举成名”,提问:坚持办事公道对个人、企业和国家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在职业活动中要做到办事公道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修养? |
评析身边事例,让学生理解办事公道的内涵和原则 |
|||
办事公道的意义:对个人、企业、国家有重要意义:个人有美誉,企业有效益,社会享太平。
热情服务的内涵和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和更高要求。做到服务群众应该: 为服务群众着想,提供热情周到耐心的服务,掌握服务技能。 |
问题二: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热情服务? 阅读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最美专家唐红玲的身上感受热情服务的真谛和要求。
|
问题二:如何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热情服务? 1.呈现案例《农技服务零距离,无私奉献暖人心——最美农业专家唐红玲》,提问:唐红玲身上有什么品质感染了你?她是如何做到热情服务的? 2.教师归纳总结热情服务的内涵和要求。 |
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办事公道的意义。 |
||||
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学会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岗位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
问题三:如何在职业活动中愿意奉献社会? 1.观看视频,回顾丰收节中的志愿者经历。 2.进行自我评价,讨论得与失,感悟与收获。 3.领会奉献社会的真 |
问题三:如何在职业活动中愿意奉献社会? 1.播放视频《丰收节研学之旅》 2.提出问题:自我评价丰收节上的表现; 谈谈丰收节上你的收获与不足。 4. 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奉献社会真谛:树立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工作,全心全意贡献,体会真正的快乐;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做人的最高境界。
|
选择农业专家,让学生有更深的感触,增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播放视频,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
||||
运用 测学 5 分 钟 |
1. 教师分享案例《善处“义”与“利”——三百四十年铸就的中药品牌》案例,评析思考同仁堂处理“利”与“义”的关系。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摆在第一位,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教师课堂总结:在职业活动中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把职业道德规范落到实处,不仅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在更有助于营造安定和谐、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突破总议题:新农人如何理解职业道德与岗位的关系。
|
知识迁移,检验学习效果。 |
|||||
课后任务 |
设计意图 |
||||||
行为养成
|
1.创编口诀:作为新农人,对于农产品的真假、好坏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利用专业优势,创编农产品顺口溜(绿色大米、毒大米;真假鸡蛋;手工茶和机制茶)。 2.完成素养测验。 |
检验教学效果,诊断对知识点的掌握,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个性化辅导。
|
|||||
评价促学 |
设计意图 |
||||||
|
进行教学诊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