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题序号 |
1 |
授课形式 |
讲授+练习、示范等 |
授课课时 |
1 |
授课班级及日期 |
5 月 12 日( 第14 周星期 五 ) 电子2201 班 |
||||
授课章节 名称 |
7.1多面体------棱柱 |
||||
教学设备、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1.能认知棱柱的模型与直观图,能说出棱柱的结构特征; 2. 通过棱柱的侧面展开过程, 能进行棱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1.培养数学直观、空间想象能力、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感受科学思维; 2.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感受不同几何体侧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体会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 素质目标:1.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尝试探究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逐步提高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
||||
教学重点 |
直棱柱的结构特征及侧面积、体积的计算。 |
||||
教学难点 |
直棱柱的侧面积公式推导。 |
||||
教法学法 |
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 |
||||
板书设计 |
7.1.1 棱柱 |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 意图 |
|
||||||
情境 导入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空间图形, 有些是规则的, 有些是不规则的, 很多是由我们熟悉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观察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如图所示,水 立方的外形可以看作由矩形围成的长方体. 像这样, 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封闭的几何体称 为多面体.下图所示的几何体都是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称为多面体的面, 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称为多面体的棱, 棱与棱的公共点称为多面体的顶点. |
说明
展 示 情境
提 出 问题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分析 |
体会
观察
思考
体会 |
从具体的 空间图形 引导学生 观察图形 特 点 , 总结图形特 征,类比归纳 形成 概 念,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和数学抽 象的核心 素养 |
|
||||||
|
7.1.1 棱柱 观察图中(1)(2)(3)的多面体,它们有哪些共同特性? 这些多面体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全等多边形, 且对应的 边相互平行,其余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
提问 |
思 考 观察 |
|
|
||||||
探索 新知 |
像这样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其余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 多面体称为棱柱. 两个互相平行的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余的面称为棱 柱的侧面.两个侧面的公共边称为棱柱的侧棱.侧棱与底 面的交点称为棱柱的顶点.不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顶点的 连线称为棱柱的对角线.两个底面间的距离称为棱柱的 高.如图所示. 底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称 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表示棱柱时分别顺次写出两个底面各个顶点的字母, 中间用一条短横线隔开,如图 (1)(2)(3) 中的棱柱分别记 作三棱柱ABC − A′ B ′ C ′、四棱柱ABCD − A′ B ′ C ′ D′、五棱 柱ABCDE − A′ B ′ C ′ D′E. 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称为直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 面的棱柱称为斜棱柱. 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称为正 棱柱.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正棱柱有以下主要性质: (1)两个底面是平行且全等的正多边形; (2)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3)侧棱互相平行并垂直于底面,各侧棱都相等, |
引导 分析
归纳
总结
举例 说明
引 导 学 生 分析 |
体会
理解
领会 |
通过学生 熟悉的正 方体,回顾义务教务阶段学习 的知识, 并进一步 深化,师生 共同对正 棱柱性质 的进行探 讨。
|
|
||||||
|
侧棱与高相等. 将棱柱的侧面沿一条侧棱展开在一个平面上所得的 图形称为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侧面展开图的面积称为棱柱的侧面积.因为直棱柱的 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它的上下两条边长等于直棱柱的底面 周长c ,另两条对边长等于直棱柱的高h,如图所示. 所以直棱柱的侧面积为 S直棱柱侧=ch. 棱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之和称为棱柱的表面 积或全面积. 直棱柱的表面积为 S直棱柱表=ch+2S底 . 我们可以证明直棱柱的体积等于它的底面积与高的 乘积,即 V直棱柱=S底h. 其中S底 、c 、h分别为直棱柱的底面积、底面周长和高. |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分析
归纳
总结 |
总结 记忆
观察 思考
主 动 解决
归纳 总结 记忆 |
引导 学生推导 直棱柱的 侧面积和 积公式,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
|||||||
例题 辨析 |
例1 已知六方壶的底面是正六边形,边长是5cm,高是3.5cm,求它的侧面积(壶把、壶嘴等忽略不计)
|
提问
引导 分析
|
观察
思考
求解
|
通过例题 帮助学生 掌握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 的数学运 算等核心素 养 |
|||||||
|
例2 已知一个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cm ,高为 3cm ,求这个正四棱柱的全面积和体积. 解 正四棱柱的全面积为 S全 =S侧 +2S底 = 2 × 4 × 3+2 × 22 = 32(cm2 ). 由于正四棱柱的底面积 S底 = 2 × 2 = 4(cm2 ) . 所以正四 棱柱的体积为V=S底h = 4 × 3 = 12 (cm3 ) 答:这个正四棱柱的全面积为32cm2 体积12 cm3
下图是由一摞纸叠成的直棱柱, 若把这摞纸按同一方 向有序平移,得到如图(2)的斜棱柱.显然, 这两个棱 柱的底面积相同, 高相等, 它们的体积是否也相等?从中 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提问
引导 分析
提问 分析 |
观察
思考
求解
观察 思考 理解 |
培养学生 的数学运 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 养
了解数学史 |
|||||||
巩固 练习 |
练习 7.1.1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 的打“×”). (1) 棱柱的侧棱一定相等. ( ) (2)每个侧面都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 ( ) |
提问 |
思考 口答 |
|
|||||||
巩固 练习 |
(3) 直棱柱的两个底面平行且相等. ( )(4)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是正棱柱. ( ) 2.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4cm,高为5cm,求这个 正三棱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保留到小数点后第 2 位) . 3.已知高为a的直四棱柱的底面是长为3a,宽为2a的 矩形.求这个直四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
提问
巡视
指导 |
思考
动手 求解
交流 |
通过 练习 及时 掌握 学生 的知 识掌 握情 况, 查漏 补缺 |
|||||||
归纳 总结 |
|
引导 总结 |
反思 交流 |
培养 学生 总结 学习 过程 能力 |
|||||||
布置 作业 |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2.查漏补缺: 根据个人情况对课堂学习复习回顾,制作知识卡片; 3.拓展作业: 阅读教材扩展延伸内容. |
说明 |
记录 |
巩固提 高, 查漏 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