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主要学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初步应用。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在学习了对数概念及运算性质的基础上,继续对对数作出研究,从而建构对数函数知识体系,形成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发展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启下,是为后续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建立足够的知识与能力铺垫。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概念及运算性质,并通过指数函数的学习,了解了研究函数图象与性质的一般方法,从形到数,从特殊到一般,分类与整合的思想,且具有一定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2. 学生的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学生运算能力不足,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对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应用函数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性质探究归纳的过程,领悟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形成学习函数的一般策略;
3.以对数函数概念生成过程为路径、性质归纳为导向,学习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难点:底数对对数函数的影响,对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总结.
五、教法学法
1.教法:问题链导学、启发式探究
2.学法:类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设计
|
问 题 |
设计意图 |
师生活动 |
||||||||||||||||||||
概念 感知 |
1.怎么鉴定尸体的年份? 死亡生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 |
初步感受对数函数源于实践。
|
师引导学生从函数定义出发解释两变量的函数关系。 生:解释两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构成函数 |
||||||||||||||||||||
2. |
用函数观点分析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为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 |
||||||||||||||||||||||
概念 生成 |
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其中,
|
||||||||||||||||||||||
概念 理解 |
3.(1)函数定义域为什么是 (2) |
注意辨别对数函数 |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
||||||||||||||||||||
图象性质探究 |
4.你能类比指数函数研究过程和方法,提出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方法吗? |
给出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思路. 引导学生自己研究对数函数的 性质。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 强调数形结合、注意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的运用,渗透概括能力的培养 |
||||||||||||||||||||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活动一 (1)画 问题5:作图的方法有哪些? (2)展示成果 |
画出对数函数图象 |
学生独立画图,同学间交流 教师提示作图方法,引导按不同的底数进行作图,并进行适当的分类
|
|||||||||||||||||||||
活动二、通过对图象的观察,发现共同特征,从而总结性质.
|
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获得对数函数性质 |
学生观察图象,思考,小组内相互交流,派代表叙述,组之间作补充。 教师引导通过图象总结哪些方面的性质。
|
|||||||||||||||||||||
性质应用 |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
加深对对数函数的理解
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 |
生思考,分享答案 师点评
|
||||||||||||||||||||
课堂小结 |
1. 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2. 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从数到形、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 |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
生:思考,叙述,其他同学补充 |
||||||||||||||||||||
课后思考
|
思考: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联系,那他们图象和性质的联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
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
师提出思考 |
||||||||||||||||||||
课后作业 |
教材P73 练习题,P74 A组8 |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