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我的空中楼阁》

作者:崔志平  日期: 2023-02-13  点击: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我的空中楼阁入编在职高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自然的心迹》这一专题内,本单元所收作品都是写景抒情方面的名篇,风格各有不同。朱自清《荷塘月色》优美,甚至有些唯美,他写的是晚上的荷塘,是夜景,是月光与月光下的荷花,因此有种阴柔之美,抒发的是淡淡的忧伤,不激烈;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则可以说是一种豪放之美,作者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虽然三峡各有各的特点,但总体说来都属于一种壮美,作者抒发的也是与景色相配的豪情壮志;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格局不大,写的就是山上的一所小房子,但作者写得很细,反复写,变换着角度写,因为作者喜欢,所以给人怎么写都写不尽的它的好处的感觉,作者写这所小房子的同时,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是有着情感与哲理在里面的。

如果说《荷搪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那么《我的空中楼阁》则是托物言志的典范。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课散文自身的特点及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1.重点:理清文脉;从语言入手鉴赏本文意境之美。

2.难点:在初中散文知识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领会散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及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了不少散文,对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对散文的研读还有待加强,以形成对散文的全面、系统、深入理解和把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实际情况这一契机,运用现代大语文观念,适时开展大散文教学。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13高美班,美术专业。   

【思想状况】作为工美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好,想象能力也比较丰富,让学生根据文中对小屋的描写,想象出作者笔下小屋的样子,并且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并不困难。

【知识状况】学生以往学习过不少散文作品,了解一定的散文基础知识,能较浅显的阅读文本。      

【能力状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散文鉴赏的能力,但是但对于散文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对于作品中的情感以及哲理,由于抽象性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文采用情境陶冶、启发式、探究式、朗读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依据:本文是一篇美文,充盈意境之美,重点创设一种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又陶冶情感,故用情境陶冶法;高职和中职学生尤其重视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发挥其自主性作用,故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富于诗的韵律之美,从培养学生语感角度,故采用朗读式教法。

2、学法     

自主学习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说教学过程

 (一)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堂目标: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脉。 

2、品读文章,掌握课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清新淡雅的语言。

   第二课时 课堂目标:

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 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图片资料等

2、学生准备:房屋图片一张,准备一段解说词,介绍并说明选择该房屋的理由。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来具体讲一下这一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步:联想导入    

1、“温故知新”联想导入法创设情境以初中所学的《陋室铭》作为切入点,引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陋室铭》解读出作者达观而又充满哲理的人生态度。来为《我的空中楼阁》的解读作了预设和铺垫。

2.简介作家、作品。(背景、风格)

第二步:整体感知

1、 赏析课文朗诵视频,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 划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

3、 思考幻灯片上展示的两个问题:

①题目中“我的空中楼阁”在文中是指什么?

②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空中楼阁”周围的什么环境或景物?这些景物或环境各自又有什么特点? 

步:理文脉

感知课文已经通过课文朗读感受到了,理清文脉则可以通过第二个问题来解决:

②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空中楼阁”周围的什么环境或景物?这些景物或环境各自又有什么特点? 

步:赏析景物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按实现分好的小组,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按“找出景物--分析语言特点---归纳写作手法---朗读体会”的步骤进行。

 

    (1)实写  小屋点缀了山(远观全景)  树点缀了小屋(由近及远)

    (托物言志第一阶段)   领空、围墙   空气、光线、环境

    (2)虚写   山路、山坡 夜晚的小屋成空中楼阁

    (托物言志第二阶段)

    解析: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想像,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

3明志    齐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解析:作者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外(引述陶诗),为我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托物言志第三阶段,至此难点突破,情感目标实现

    第能力拓展

1、展示学生上交的图片,并指名解说)

2、小结本堂课所学知识。

文章开篇从山写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这部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多方位写两者的关系。尔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写外面的景致,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在对外面多种景物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抒写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这样独具匠心的构思,使文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