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函数最值及其应用

作者:倪红艳  日期: 2022-08-28  点击:

课程名称

数学

单元名称

导数与微分

教案序号

 

授课题目

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

   

 

   

2

授课对象

 

授课地点

 

使用教材

 

教学内容

分析

本节主要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分两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会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并且已经掌握了性质:“如果f(x)    是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那么f(x)在闭区间[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及会求可导函数的极值之后进行学习的.

运用本节知识可以解决科技、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如何使成本最低、产量最高、效益最大等实际问题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好本节,对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知识基础

函数极值的定义与求法;

能力基础

具备初步分析函数实际应用的能力

素质基础

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函数的最值与极值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明确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f(x),在[ab]上必有最大、最小值

3)掌握用导数法求上述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

1)了解开区间内的连续函数或闭区间上的不连续函数不一定有最大、最小值

2)理解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值存在的可能位置:极值点处或区间端点处

3)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内可导的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素养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的区别和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上可导的函数的最值

教学难点

理解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

 

解决措施

1、从极值入手,细化函数极值与最值在概念上的异同

2、以图形、教学软件为手段,帮助学生体会求最值过程中的特点之处

教法

发式教学

学法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

超星平台

教学

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1. 登录超星平台,查看教学任务单。

2. 完成超星平台课前讨论和思考部分。

复习函数极值的定义以及求极值的步骤和方法。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任务单并上传至学习平台。

2.将学生分成4组,每小组推荐组长。

 

登录学习平台查看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预习、自学。

首先独立完成课前预习思考部分。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上传课前预习内容

鼓励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主动参与教学

课中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建构数学

 

 

1.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观察图中一个定义在闭区间上的函数的图象.图中是极小值,是极大值.函数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一般地,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⒉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步骤:

设函数上连续,在内可导,则求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

                                                                         

                                                  

 

 

提问:

最大值在哪儿取得?

最小值在哪儿取得?

学生思考后,听教师点评。

及时巩固,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诱导引出极值和最值得异同

 

课中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应用数学

 

 

 

 

三、数学应用:

1.  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变式1,求的值域

变式2.已知时有极大值6,在时有极小值,

1)求的值;

2)并求在区间[-3,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小结:(1)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

     2)求最值的步骤:

 

在整个新知形成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始终是启发者、鼓励者和指导者,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述等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深化对概念意义的理解:极值反映函数的一种局部性质,最值则反映函数的一种整体性质.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既明确了学习目的,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问起于疑,疑源于思”,数学最积极的成分是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思考题的目的是优化导数法求最大、最小值的解题过程,使得问题的解决更简单明快,更易于操作.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

复习极值                        数学应用

最值

 

 

教学反思

学习效果

前学习中通过微课的运用很好地实现了课前的知识呈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特色创新

以问题探究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课堂趣味性

不足与改进

注意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