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我的大街小巷

作者:杨银  日期: 2024-12-27  点击:
我的大街小巷
                      
乡下的小巷与城里的巷子原来也是有区别的,正如乡下出生的孩子之于城里出生的孩子。城里的巷子透着古朴精致的美,两旁还有各种保留下来已重新装修的店面,很有格调。它曾经是繁荣的,如今也在繁华的街头一角,吸引着想要闹中取静的都市人。而属于我的小巷,却是如此的朴素、温馨而安详……
虽然我的家在一个美丽宜居的小县城,但我却出生在乡下,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座落在小小村落的最后几户,村子的前后左右都是大片的农田,农田的东面还有一条宽宽的河道流过。
与村外宽阔的景象相对的,是家门口那一条窄窄的小巷。这条小巷是如此狭窄,曾今它能容纳外婆牵着我的手并排走过,而如今它仅容我一人走过,如果不小心肩上还会蹭到一旁墙面的灰土。
小巷那边就是太婆婆家。外婆就是从小巷那头的娘家嫁到了小巷这头的婆家。听妈妈说因为各种原因我刚出生12天,妈妈就带着我来住娘家了。太婆婆非常疼爱我,总是拄着拐杖,“笃笃笃”地,步履蹒跚来看我。她老人家疼爱我,也疼爱我的妈妈。“太婆婆一天要来看你很多趟,也要叮嘱妈妈很多遍。不准外人来打扰我坐月子,也不准别人不洗手就抱你,她就像个警察一样。”妈妈跟我谈论起已经仙逝的太婆婆时,脸上露着笑意,而眼里闪着点点泪光。
“妈妈小时候,你外婆总是很忙碌,我就从家里偷偷捡两个鸡蛋,从小巷走到我外婆家。从我记忆起我外婆就是一个人住在那个床跟灶间在一间屋里的小房子里。记忆中我去的时候,她总是在烧饭,我把兜里的鸡蛋给她,她就笑盈盈地收起来,嘴里叫着‘小心肝来啦!’让我坐在边上的小板凳上,一边干活一边和我聊天。那时没啥好吃的,但不多会她总能拿出颗糖或者饼干之类的零食给我吃。”
“后来啊,妈妈出去读高中,读大学了,总要过段时间才回家。每次回家的时候,太婆婆就站在她家门口的水泥场上看着,等着。看到我们回来了,就急忙喊,‘银儿回来啦!’有时没看到我们,就拄着拐杖从小巷走到我家门口等,多晚都要等瞧见了才放心回家去。”
这条小巷承载着妈妈很多的记忆,也承载着我的记忆。
妈妈因为工作忙碌无暇照顾我,就把我放在乡下外婆家,让外婆带我。外婆忙完家里的活,做好饭后,就带着小小的我去小巷那头给太婆婆送饭吃。我总要争着拎放菜的篮子,外婆就和我一起抬。这个时候经过小巷时,就要侧着身子一前一后才能经过了。记忆中的太婆婆已经很老了,但她仍然耳聪目明,看到我很是喜欢,笑嘻嘻地叫我“小心肝来啦!”总要拿糖和饼干给我吃……
等我渐渐长高,渐渐长大,来到县城家里,跟随父母一起居住,读书学习,乡下的一切似乎也越来越模糊,离我越来越遥远,但小巷残破的墙角和墙面上斑驳的墙土却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清晰。我十岁那年开春,我的“警察太婆婆”驾鹤仙去,那是我第一次朦胧地意识到人是会永远离开这世界离开身边的人的,有一阵子我都觉得很恍惚。
时间一晃而过,它走过了,似乎留下了痕迹,似乎又没有留下。有段时间,听外婆说小巷一旁的墙面太旧了,要拆了。而且这么窄的小巷进出太不方便了,汽车、电瓶车要到外婆家门口总要绕行,如果把小巷拆了就能修条大路一直到家门口。
推倒一面已经残破不堪的墙很容易,时代的车轮似乎也容它不下了。假期,我回乡下看望外公,重走小巷,发现它更破败不堪了,一面的墙上的砖已经摇摇欲坠,土已经很松了,稍稍用力我就能把砖弄下来。记忆中高高的墙壁,现在已经唾手可得,踮起脚可以看到墙外院子里杂草丛生,满目疮痍。那里曾今也是一个人的家呀!我有些于心不忍,心中也生出许多的不舍。我轻轻抚摸墙面,这承载着我和妈妈童年记忆的小巷啊!
因学业忙碌,我已多时不回乡下。前阵子回去,发现小巷居然还在,而且墙壁已经被修整一新。我很是诧异。忍不住问外婆,这是怎么回事。外婆说,前门阿婆家孙子退伍回来了,他现在是一名人民警察,看到自家曾今的旧宅如此破败,很是心疼,就跟家里商量重新修缮了旧居,即便不住,也可以堆堆杂物,总也是个念想。
我不仅释然!是呀!有些记忆总是挥之不去,有些人和事总在心灵深处某个角落,一如小巷,一如我的“警察太婆婆。”这片土地上,总有些我们想要守护的东西,即便它已经残破不堪,但在我们的心里,却永远属于童年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