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引导课
作者:刘彬 日期:
2024-02-26 点击:
次
体育引导课
第一周第1次课
课时目标: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现代社会与健康,体育的关系。及课堂常规。
一.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二. 现代社会与体育健康,
(一) 健康
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1. 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常。
2.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
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原则:
(1) 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
(2) 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
(3) 人格的稳定性
3. 道德健康: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
4. 社会适应健康:指社会适应良好,不仅要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不仅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而且能创造性的取得成就贡献于社会,达到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
(二) 现代社会与人的健康
(三) 现代社会与体育
1. 体育对身体全面发展的作用有:
(1) 体育锻炼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和灵活性。
(2) 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形态机能,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3) 体育锻炼能调整人体的心理,产生一种美妙的感觉,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三. 课堂常规
(一) 准时上课,上课铃响前,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和出勤情况。
(二) 学生应穿适用运动的服装,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
(三) 上课礼节:迟到的学生应向体育老师报告,简要说明情况,经老师同意后排入队尾。
(四) 课堂秩序
(1) 学生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命令,听出指挥,上课时不得擅自离开场地。
(2) 练习中应注意安全,不得嬉笑,打闹,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 培养体育小干部
(一)从第二周开始按学号带操,每人带一次,自己组织编排,从上到下,从左到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