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200)
无锡市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促进高尚人格修养的中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CXLX202305)。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提出了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平衡和稳定等训练方法。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提高运动表现、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了有效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并注重训练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
关键词:功能性体能训练;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力量训练
引言: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而功能性体能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其原则、方法和效果,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1.理论基础
1.1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定义和特点
功能性体能训练是一种注重整体身体功能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综合体能水平。其特点包括注重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和运动链条,强调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及综合运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器械来达到训练目标。功能性体能训练通过模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和环境,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多个方面的体能素质,从而提升运动表现和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1.2 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的现状和挑战
现状上,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体能水平不足、专项技能的培养不够深入等。挑战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对于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学生。
2.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 针对性原则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之一是针对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体素质,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表现。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体能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2.2 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强调训练应该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这一原则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逐步适应和适应新的挑战,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渐进性原则的应用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和目标要求,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并超越自己的极限。通过渐进性原则的应用,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体能素质。同时,渐进性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运用更复杂的技术和战术,提高他们在田径比赛中的表现。
2.3 因人而异原则
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功能性体能训练因人而异的原则强调了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这一原则需要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上,从而保证训练方案能够与学生实际相符,帮助学生体能以及运动表现得到提升。同时,因人而异的原则还要求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的反映与进步情况,适时调整培训内容与方式,使之符合学生需要。
3.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3.1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采用各种训练方法,例如重量训练、爆发力训练和核心肌群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各种运动中的稳定性和效果。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预防运动损伤,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
3.2 速度训练
采用速度训练方法,如爆发力、间歇和变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在短跑和短距离赛事中的加速度和最高速度。爆发力训练包括起跑姿势和短距离冲刺练习,提升爆发力和加速度。间歇训练通过高强度运动和休息交替,提高速度和耐力。变速训练通过改变速度和节奏,提高速度和反应能力,增强运动协调性。这些训练方法不仅提高速度,还提升反应能力和协调性,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3.3 耐力训练
在五年制高职田径课程中,耐力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多种方式,如长跑、间歇训练和阻力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从而提高他们在运动过程中的持久力和耐力表现。这些训练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恢复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使他们在面临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时更具优势。通过耐力训练,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增强心血管系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长跑是提高心肺耐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逐渐增加学生的跑量,提高他们的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间歇训练则是通过高强度、低强度的交替训练,使学生的心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无氧耐力。而阻力训练则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肌肉的抗疲劳能力。此外,耐力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逐渐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还可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4 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
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主要通过拉伸、平衡和协调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协调性。具体来说,拉伸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运动损伤;平衡训练则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稳定性和感知能力,降低运动风险;协调性训练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身体控制能力。通过这些训练方法,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升运动表现,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这些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 平衡和稳定训练
平衡和稳定训练是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关键训练内容。它通过采用平衡板训练、核心肌群训练和稳定性训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稳定性。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和动作稳定性。此外,平衡和稳定训练还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
4.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1 提高运动表现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学生可以在运动表现上取得显著提升。例如,借助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灵活性以及敏捷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够在田径项目中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功能性体能训练还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运动技巧和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其运动表现。
4.2 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从而降低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风险。这些训练方案可以包括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此外,功能性体能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进一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功能性体能训练通常包括一些专项运动技能训练,如急停、变向、跳跃和躲闪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运动场景,并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作出快速反应。
4.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系统性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还能够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此外,功能性体能训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体系中引入功能性体能训练,有助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5.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5.1 强化教师培训
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用至关重要,因此,对教师的培训需求愈发明显。通过参加培训课程,教师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原理、方法、原则及评估方式等多元化内容,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培训应涵盖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具体方法、操作原则、评估指标等方面,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更专业的素养。
5.2 制定个性化、科学的训练计划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制定功能性体能训练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体能状况、运动特长、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在训练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和难度,以确保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效果与安全。
5.3 关注训练过程中的反馈与调整
在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训练反应,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训练进展和需求。通过收集有关训练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学生的训练都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此外,教师的关注与指导对于提高整体训练效果至关重要。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技巧、发力方式以及身体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降低训练过程中的潜在伤害和风险。
5.4 培养良好的训练习惯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训练计划,还需要学生具备自律、毅力等品质。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准时参加训练,培养时间观念和责任心。设立奖励机制激发积极性。其次,鼓励学生认真执行训练计划,通过示范和解释正确执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定期检查训练执行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记录训练感受和成果,可以用训练日志或健身应用程序。教师定期查看记录,与学生讨论和分享,增强自我反思和学习动力。
结束语: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应加强自身培训,合理设计训练计划,注重反馈和调整,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通过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用,将促进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运动表现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五年制高职田径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超.闭锁动力链功能性训练改善学生代偿性脊柱侧弯的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6):61-63.
[2]张俊杰,庞俊鹏.功能性训练在跆拳道运动体能训练中应用研究[A]第八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体能训练年会专题口头汇报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1:6.
[3]卢和阳.功能性体能训练融入特殊教育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与路径探讨[A]第八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体能训练年会书面交流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1:4.
[4]张俊杰,庞俊鹏.功能性训练在跆拳道运动体能训练中应用研究[A]第八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体能训练年会书面交流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1:6.
[5]胡旭.体能训练计划制定理论与实践――核心区及功能性训练[A]第八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体能训练年会书面交流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