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对比阅读

作者:杨银  日期: 2022-12-18  点击: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以其不畏严寒,自强不息的品格,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锡市更以梅花作为市花尽显"龙之传人"的精神面貌。古往今来,在浩若星辰的诗词长河中,以咏梅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其中有两首同题之作熠熠生辉,那就是陆游、毛泽东的词作《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从朗诵的语气、语调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两首词情感基调的差异:
(情感基调)陆词悲剧气氛浓重,一片落寞孤寂,凄凉压抑,读之使人感到阴郁低沉。反观毛词,给人的感觉却是欣喜舒朗,尤其是“飞雪迎春到”这句,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
同是咏梅词,为什么会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基调呢?
(环境不同)显然,词人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境况不同,其词作的境界也就不同。作为封建士子的陆游,徒有一腔爱国热情,而无报国之门。在“独自愁”的境遇中,“更著风和雨”,这内心的愁绪便又更深了一层。毛泽东年少时便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用坚定的革命信念拯救中国。因此面对“悬崖百丈冰”的恶劣环境,越能显示出梅花之“俏”。
(形象不同)两首词皆以梅自喻。陆词中的梅花“一任群芳”妒,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清香依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我们不妨称它为寒士之梅。而毛泽东的梅却是战士之梅:用“俏”字联珠,写出它宁愿在冬日里争艳,也不去争春。因为她知道,春天一定是属于她的。山花烂漫,春色已浓,报春之梅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笑看人间春色,梅之精神不灭。
(旨趣不同)与陆词孤独寂寞的形象相对,毛泽东同志笔下的梅花是乐观的、自信的,词作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全国上下在逆境和曲折中奋斗,其旨趣胜于陆词。
(共同的梅花品性)爱国词人陆游、伟大领袖毛泽东,实业救国的荣氏兄弟,他们独爱梅之风骨气度、高洁品性,他们自身就是梅花精神的写照,希望自己能像梅花一样,用傲霜的姿态,在中国处于艰难困苦的时期,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中国。这种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积极乐观的红梅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红梅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志士,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传承和发扬红梅精神,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