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摆渡:从课标到教学

作者:陈菊  日期: 2022-12-15  点击:

——江苏省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方案》之要义解析

 


摘要:《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的研制立意于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规范要求与一线教师贯标实施的桥梁,解读课标,指向课改。研制体系按课程标准要义、课程目标逻辑、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评价指标进行,有纲目并举,整体布局课标解读,力求通透案例设计,有效引导学习评价,落地生根”等特点。本文结合“中外文学选读专题”,针对调研中教师主要关切,对指导方案中“课标特点”“专题教学”“评价策略”三内容进行解说和示范。

关键词:课程标准 中职语文 课程教学指导方案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中职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适应国家未来战略发展方向,课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对于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陌生,意味着挑战,课标到教学,这中间都有一个过程是此岸到彼岸,两岸互通需要桥梁和渠道。2021年,省教科院夏英博士牵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10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研制工作,《中职语文教学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研制即在此背景下开展,以求助力一线教师深刻理解把握课标,将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以语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一、《指导方案》研制目的与原则

(一)制目的

课标需要落实、落地、落细,让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程中布点,课堂教学中生根。如果总是基于教材教,而不是基于标准教,难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高质量必须以规范的教学为前提,规范的教学必须以标准为前提。引导师基于课标进行备课、上课、考试、评价,《指导方案》就是引导的桥梁,是国家课标到教师教学中的桥梁。所以《指导方案》研制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解读课标。引导教师学习、解读课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要求,正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四个方面的关系,以及与课程目标、学习任务、学业质量间的逻辑联系,引导教师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培养的路径等角度去看待语文课程的育人使命二是“课改”。《方案》主要描述《课标》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将纲领性文本转化为策略性建议,特别是将课标含纳未说尽的意思,作具体表述指导教师思考教学行为,对标找差距;找准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及策略;制定教学实施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全面准确落实课程标准,参与新一轮教学改革。

(二)研制原则

教学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教学指导方案是前者的上位概念,是指导教学书面计划的计划。因此《方案》有别于《教参》,其功能并非是具体课文的分析及资料的供给而是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在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的编写原则如下。一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二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全省中职语文教学情况调研为基础,把握教师关切的难点和痛点,既要有整体的专题学习目标、设计思路、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阐释,又有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案例,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撑。三是以服务教学为目标。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

二、《指导方案》研制体例与特点

(一)研制体例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中职语文教学以专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指导方案》也参照这样的精神,以专题为整体,分栏目进行介绍和阐述,提供教学指导。

课程标准要义。主要是将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比较,解读课程标准在原大纲基础上的重大突破和补充更新。

课程目标逻辑。依据课程标准中大专题、大单元、大概念的精神,结合课标各个专题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指导教师如何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让教师明确教学指向。

教学实施案例。从专题教学的角度,提供示例性的教学实施案例。针对每一个专题的学习任务进行整体设计,对教学的诸多要素逐一进行说明,提出实施建议。这一部分特别关注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学业质量,内容较为丰富,包含“学习目标研制思路、教学重点把握、教学策略应用、学习评价策略”等,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给予必要的提示,指出教学实施的路径。

教学评价指标。对照课标“课程实施”的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价的目的、原则、主题、方式和结果运用的具体要求,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需要出发,设计评价目标、细化评价标准、分析评价材料、引导多元评价、运用评价结果。

(二)研制特点

《指导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方向,植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吸收语文课程改革成果,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语文教学需求,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纲目并举,整体布局。以文化人是前提,立德树人是根本,指导方案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为纲,整体布局,努力贴着课程标准走,力求使体例、结构成为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标配。

课标解读,力求通透。研制组在课程标准解读上花足功夫,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提炼课程目标,指导教学实施,体现了《指导方案》引导“国家标准到教学中去”的桥梁作用。

案例设计,有效引导。研制组以学习者为中心,专题教学实施要言不烦,立意于教给教师开展专题教学的路径,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学习评价,落地生根。学习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保证既指向素养的学习,又教学效果的高质量,研制组从两级学业质量维度出发,提炼了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观测点,设计了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力求在分层运用中巩固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