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积极心理学引进中职思政课堂刍议
范芳芳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提倡用积极的心态解读心理现象,从赞赏的角度看待他人,通过有效的方式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实现广泛传播正能量的可能性。基于此,中职学校的思政课堂教学需要创新方法和模式,以心理学研究提供的科学依据,把握中职思政课教学特点及规律,来调动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拟从推进中职思政课堂心理教学研究下手,探索与推进积极情绪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当代中职院校思政学科课堂心理健康教学改革中研究的应用,希望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告竣育人目的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策略
【引文】“传统教育的目标是习得知识,而更高的幸福感能提升学习能力。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拥有幸福。”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他已经不只关注于传统幸福心理学最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问题,而且也更倾向专心力于去研究如何真正建立出人们内心的强烈幸福感,并最终让这幸福感得以持续下去。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百年前未有过之历史大变局,伴随着国家经济高质量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从事新时代国家事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训的教育需求正逐渐地增加。而我们中职学校主要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就是培养为中国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奋斗奉献在事业第一线工作的新世纪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符合“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方针的社会主义中国中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合格事业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信得过优秀的接班人。然而正是在其当前求学阶段,多数初三学生可能源于学校中考的发挥的不好,才最终不得不再次进入到某中职学校中继续进行高一学习。而因为这后一学年阶段中的多数学生其本质身处生活在的一个自我心理认知较为复杂敏感而复杂多变的特殊年龄阶层。他们由于自我意识过强、内心情感较丰富、抗压挫折能力稍弱、对外界网络知识过于依赖等内在特点,中职教育思政学科同样面临着了许多新挑战问题和困境。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知识,通过唤醒学生积极品质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心理平衡,劝导他们的情绪困惑,挖掘正能量,为其今后的持续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一、积极心理学进入中职思政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
1、教师对积极心理学认知不足
随着近年我国的教育科技发展教育水平等的整体不断快速提升,人们现在对于我国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期间全面快速发展水平的普遍关注度也有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思政教学课程整体改革实施中,结合当前学生发展的社会学科背景和我国职业教育自身的基本特点,对于迎接新时代发展对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等提出明确的育人新理念目标定位和发展新常态要求,着眼于职业学生个人长远持续发展和需要,凝练归纳出当代中等技术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五项核心素养,即公民政治道德认同、法治意识、职业精神、公共实践参与感和科学健全人格。其中,健全的人格特征体现出来了一般人具备的某种基本道德精神面貌和人格意识倾向,是具有健康社会心理、积极个性心理品质要求和具备良好积极个性心理特征情况的最集中表现反映。
马克思主义对人主体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说中强调:培养高尚健全自由的社会主义人格品质是我们实现中国人个体的人格全面独立发展理想的一种重要基础。积极发展心理学教师的育人思想理念同时也将非常关注重视与培养每位学生身上的这些积极与向上精神品质并发挥这些学生独特的心理优势特质和良习。思政学科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因此被列入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学科教学目标之中,落实到日常教学计划之中。不过很多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知识传授课程的教学十分注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可以得过且过。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很多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而让积极心理学无法广泛应用在思政教学之中。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地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了解自身对于积极心理学认知的不足。在思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能够更好的教授给学生们,让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因此提升,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性格变得更积极向上,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稳步的提升,让积极心理学在思政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出原本应该具有的价值。
2、缺乏积极心理学教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本质的美妙积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为学生带来积极情绪体验,将有助于解决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然而,在我国首倡传统灌输性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把积极心理学教育引入思政课堂教学中,对于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更没有得到深刻地体现。很多学校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心理学教学,这让学生们接受不到更好的积极的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无法体会到思政课程给他们带来的真实价值和实际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应该积极地培养教师们的心理学教学观念,让教师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积极心理学创新应用在中思政课堂教学的课程中,提升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减低学生们的负面情绪。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保持到最佳水平。
积极情境心理学教材中多次强调:积极情境心理学的生活社会环境系统中对促进每个社会人的产生某种积极状态的心理情感体验都能具有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因此,可以说它通过对积极环境缔造中心理内容上的形式融合场域内容上和心理情感形式上的内容融合场域内容上来有效的增强激活了社会学生个体存在的社会各种积极状态的心理情感体验与意识体验,哺育并培养当代大学生理性、祥和而健康乐观的积极生活及积极心态。例如:利用学习中华伟大的五千年传统的历史文化著作中有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的关于培养大学生锤炼自身精神意志品质修养等问题的一些成语典故、格言思想谚语等,培养我国现代中国大学生健康高尚文明的社会人格及积极健全的精神心理品质、塑造青年学生积极健全和良好文明的社会主义精神道德人格、增强我们中国现代大学生民族独立的政治道德文化历史思想自信等等问题。通过该书将我国共产主义和理想的信念及传统社会主义教育与文化精神根植于对未来当代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及理念追求之中,引导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如何树立志存理想高远,将当代社会主义个人文化理想及价值观融入到伟大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梦,增强了现代社会大学生面对未来祖国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文化理想自信等。
二、在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方式
1、创设良好校园环境,陶冶身心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的积极因素的影响力,以此来帮助他们走入正常的成长轨道当中,为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开端。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校园环境的方式,以此来陶冶 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占据很大一部分。而部分学生进入到中职学校的环境当中,主要接触的人群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下手,通过环境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为此教师可以联合各个系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创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并定期更新,对心理健康状况不稳定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活动,提高自身危机预防能力。
在辅导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各个系部的专业特色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商务信息系的经营模拟课程;紫砂学院的手工展示和图画作品展示等专业技能比赛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工会还积极可以主动联系周边学校,定期的举行各种运动会,让每位学生们在这些运动会场地上去挥洒出汗水,激扬着青春,为所有学生朋友提供另一个尽情展示你自己魅力的广阔舞台。通过这种类似的活动方式来为每个学生都营造起一个更丰富而多彩的校园环境,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重新拾起对学习和生活的希望,真正做好自己,脱离不良习惯的影响,为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提供优势助力。
2、课程融入积极心理学教学理念
如果教师对于积极心理学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改善了整体的教学过程,但是没有改变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心理学理念,增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教育。那么积极心理学一样产生不了相应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了教师在改变自身观念的同时,也要转变在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将积极心理学真正地融入进思政教学课程当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查阅课外的资料进行学习,将所学习的知识融入进教学。
通过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掌握,让自己能够更加快速地了解学生们的内心状态,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教育,也能更了解班级中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面对一些学生所面临的心中疑问时,更好地让学生们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时,通过展示2020年初学生们在家上网课“停课不停学”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对因未找到源头的新冠病毒而提心吊胆的情景,提醒学生情绪发生的变化,再将画面转到国家和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宏观调控,实行有效政府救援,在极短时间内控制病原传播速度,迅速开展医疗救治,让学生立即精神大振。同时教学也不仅仅限于课堂知识传授,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视频来扩大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传播,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积极心理学教育下健康成长。
【结语】目前教育阶段,中职生心理与健康等问题都越来越显严重,需要及时引起各级我们主管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加强好对我校中职生心理及健康问题教育同样是一个学生健康长远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客观需要,因此,教师学校在进行对广大中职生教师进行中小学心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时都应该敢于尝试教育新教学理念、新研究方法。将健康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于开展心理及健康主题教育过程中。为每个中职生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稳定的心理健康成长大环境,分五个阶段全面开展学校心理和健康教育,设计多彩丰富的心理健康课堂活动以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及健康课程教育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1]于小艳.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000(002):P.15-15.
[2]赵洁兴.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25):P.2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