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影响,学生配备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如何加强学生手机的管理,已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字:中职 手机 弊端 管理
21世纪是科技爆发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学生的上学必备用品。家长的过分溺爱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也导致了学生带手机来校情况严重,在校园内你随处可见学生低头玩手机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也时有发生。本人所教的班级共47人,带手机来校的就有45人,让学生了解手机使用不当带来的弊端及对学生手机使用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找出管理的策略。
一、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
1、转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秩序
课堂上学生以学习为主,但中职学生由于多方面原因,对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兴趣转移到网络上,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和社交聊天成为了他们的课堂主要内容,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QQ、微信聊天的信息提醒声打乱课堂教学已不偶然,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
2、引起学生矛盾,引发安全问题
家长帮学生配备手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方便联系,但学生和家里联系的很少,大多是用来和同学,朋友甚至是网络上的人聊天,他们利用手机朋友圈认识更多的人,但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也很多,学生之间的矛盾很多是因为网上的一些聊天引起,有些同学会在网上互相攻击,发一些帖子对同学进行谩骂,进而引起现实生活中的大打出手。现在的手机一般待机时间是一天,而学生因为长时间使用,使用时间更短,很多学生就会边充电边玩手机,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还有就是使用充电宝,学生大多采用网上购买,但网上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往往也会买到不合格产品,加上学生使用充电器后不能及时把电源适配器拔掉,也经常会引发安全事故。
3、影响身体健康,危害心理健康
凡事都讲究度,俗话说“过犹不及”,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容易引起颈椎病,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很不利,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同时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一直佩戴耳机,也有可能损害听力,长时间高分贝听音乐甚至会导致耳聋。手机的上网功能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青少年由于自我控制力差,如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快感,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职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同时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就本班而言,学生使用的手机基本在2000以上,而每月的费用最低也在50元,这对不富裕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网上也经常有学生为了手机攀比、高额消费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报导。
二、加强管理的对策
手机融入人们生活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现在的手机不光能用来联系,可以说给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布置一些工作同样也有需要学生使用手机的时候,但如何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呢,我认为只堵不疏是不行的,还是要多方面进行努力。
1、制订规章制度, 教师带头示范
为"校园手机族"戴上"金箍咒",提倡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作好明确规定禁止在上课期间或图书馆使用手机,一经发现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通知家长来校协助处理,对用手机作弊的行为要严厉制止,纳入学生的德育考核。"正人先己",教育要先从教师做起,要加强师德修养,在上课期间教师不开手机或不带手机进教室,不接听电话,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2、丰富文化生活,注重思想引导,
学生思想上真正实现转变,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作为学校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可通过改变教学教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杜绝一言堂,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校的一些文体活动中也可以加入正确使用手机的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使学生从自身提高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同题。
3、学会正确使用,家校共同配合
师生共同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手机的性能和对人体的危害,教会学生如何安全使用手机,至于手机引起的犯罪问题,要教学生别给陌生人回信,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不轻信虚假短信,不上不健康网站等。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限制话费,必要时调取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等。
总之,学生使用手机是必然,我们需要多做研究,多想办法,让学生的手机不影响学习而成为学生进步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马斌,马潇萌,朱记伟.手机过度使用危害及影响分析――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实证 [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