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6-21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学思用贯通 知信行统一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构建“陶都样本”为宗旨,聚焦学校“以陶载文,以技传人”办学理念和优势,以“三全育人五陶”工作体系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构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新型思政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调研要求,学校思政教研组围绕思政思政工作体系、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开设及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思政课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情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创新情况,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文明风采、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展开总结。
(一)坚定信仰,加强思政工作组织领导
首先是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形成以学科教师为主导,以思政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专业教师为支撑,全校师生协同配合的全员思政工作格局。
其次是学校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学生开齐开足思想政治课,共计 144 学时,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 开设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实践课程,共计 2 个学分,36 学时。在教学中,严格执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时数。使用国家规划教材, 坚持集体备课,还定期邀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来校教研,推进思政课教学大中小一体化建设。
(二)融合创新,打造思政教学创新团队
建立并完善选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体制机制。合理设置专兼职比例,确保形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我校思政课教学队伍专兼职教师共16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县区级能手以上骨干教师占比55.6%,高级教师占比44%,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33 %。借助学校层面的教师培养机制,面向青年教师、青年骨干、青年名师的青椒、青柑、青云“三青计划”,建设青蓝、双师、名师“三项工程”。并依托陈菊校长领衔的江苏省思政教学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联院“四史”线上学习教育、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等专题培训,尤其是3月7日借助宜兴市职业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的契机,学校主持了《大思政课建设:时代背景 价值底蕴 路径探索》的论坛;在5月9日承办了《同行 接纳 修炼——宜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亲子交往主题研训活动》,以此积极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主线,优化课程内容,转变教学观念,综合运用启发式、案例式、专题式、辩论式、体验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打造活力、高效课堂。
2022年学校陈茜、范芳芳、陈菊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中职思政组一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一等奖。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研讨、课程改革和课堂创新,主持课题《建设中职和文化涵养化育技能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职业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积极职业教育培植现代工匠精神的行动研究》已结题,1项江苏职业教育研究重大课题《优秀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和1项一般课题在研;团队成员共计发表、获奖论文 30 余篇。
(三)铸魂强基,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平台
首先是打造思政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师生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作微电 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并用好“学习强国 ”等平台,推荐优秀思政课教师参与市第三期理论宣讲骨干特训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借助超星教学平台的“云技术 ”“云平台 ”实施全媒体教学,设计系列抗疫主题云班会,成果显著,形成典型案例被《江苏教育》收录。
其次是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为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学校建立了“行知大学堂 ”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白塔村研学基地、篱笆园岗位实践基地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这些基地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教育的平台,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四)抓好阵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是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探索“五环一体行知”教学模式,构建思政教学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教学范式,打造无锡市职业教育思政教育示范课堂。
其次是知行统一,创新评价。追求思政课教学知行统一的教学境界,开发“思政课教学行知衔接程度测试软件”建立“365 ”评价体系,完善以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
(五)丰富载体,打好学生思想政治底色
首先同向同行,立德树人。充分挖掘学校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课堂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其次德技并修,筑牢底色。学生志愿者团队“青阳服务驿站 ”获无锡市“青年文明号 ”。2022 年与宜兴市人民法院合作的校园心理剧《青春“烟 ”雨》和心理操《新本草纲目》获无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特等奖;“创艺空间 ”社团获无锡市“十佳学生社团”称号;学校有4件作品获评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赛优秀作品,学校获评“江苏省文明风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近三年来,学校在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3个二等奖。
近年来,陶都中专着力打造“三全五陶”德育体系,很好地协同了政、校、行、企、家的育人力量,以特色品牌的打造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方面工作育人要素,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成效高质量发展,强调以大时代担当、大格局气概、大协同的思维,体现“大思政”教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行走在“大思政·宜德育·陶实践”的大道上,踏上陶都职教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