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师生冲突成因及解决方法探析
作者:杨银 日期:
2023-03-16 点击:
次
职业学校师生冲突成因及解决方法探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机电学院 杨银
[摘要]在职业学校中,由于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成长期,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各方面都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一旦老师不注意教育教学方法,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各样的师生冲突。师生冲突有隐性和显性两种类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控制法、疏导法、冷处理等方法有助于解决师生冲突。
[关键词]师生冲突 成因 解决方法
师生冲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个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在职业学校,师生冲突尤为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繁杂的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具有成熟的既定思想的老师和尚不成熟的还未成型的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和矛盾,再加上彼此相互牵制又朝夕相处,矛盾自是不可避免。
一、职业学校师生冲突成因分析。
要有效避免或者妥善解决师生冲突,首先要认识到师生冲突的成因。我们看待问题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同样师生冲突这一问题的形成也有其两面性。从教师自身原因这一角度来分析,教师人格发展的欠缺,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授课方式死板,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专制独断的教育方法等都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另外还有来自于学生方面的因素。
(一)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敏感多疑,易怒焦虑,个性尚未成熟,但学生内心表现出强烈的“成人感”,出现过度自尊、反抗成人控制、固执己见等现象,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遇事不能冷静思考,较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如果教师要多研读关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的书籍,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全方面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才能走进学生心田,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不能理解学生这一身心特点, 遇事就很容易导致冲突的产生。
(二)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阶段。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是当今中高考指挥棒下的失意者,学生强烈的挫折感是引发师生冲突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上反复遇到困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就会形成心理障碍,很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焦虑和恐惧, 引发不良情绪。他们会不断自我暗示“我是差生”,表现出不思上进,破罐子破摔的样儿。他们的内心是极度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体,当老师不经意间触碰到他内心的“痛点”,就会引发激烈的师生冲突,这也往往会成为学生宣泻挫折感的一种方式。
二、职业学校师生冲突的类型。
(一)隐性冲突。学生和教师在面对共同目标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想法,由于教师的强势地位,学生一般不表现出来,而这种冲突也常常会让教师忽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或排除。但此类冲突往往会埋下隐患,造成学生更大的心理障碍或导致将来更大冲突的发生。
(一)显性冲突。这类冲突往往有其明显的存在形式,导致了师生间不愉快的交往结果,一般教师、学校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方法进行调节。这类冲突因为已经公开化,所以教师在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对预期目标要有一个思想准备,既要在学生面前保持教师的尊严,又要以理服人,使学生得到安抚和妥善的处理,避免同类事情发生。
三、职业学校师生冲突解决方法
师生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应对或者解决师生冲突,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和谐相处,是现代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控制法。这是教师经常必须采用的方式,教师的心智、个性等方面都要比学生成熟、健全,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控制局面,避免过度激怒学生导致冲突激变,致使老师下不了台。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故意刁难或者在言辞上有过激行为,教师可以先停下授课,礼貌地制止学生,然后告知与其课后单独商谈,然后继续新课。这样可以暂时使学生的恶意行为得到制止或缓解,教师又可以在课堂上不给学生作恶的机会,避免尴尬局面的产生,然后再在课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商谈。
(二)疏导法。面对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主动找学生进行沟通和疏导,而不是利用教师的强势对学生进行压制。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探讨冲突的解决办法,教师尽可能全面、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尽量找出一致意见。处理冲突要坚持原则,掌握分寸。师生冲突的发生固然有教师教育方式欠当的原因,但也有学生不能够正确接受教育的原因。因此,首先教师不能为了缓解矛盾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注意掌握处理问题的分寸,以理服人,通过共同讨论,达到共识,对现行的一些不适当的规定或要求作出修正,并能够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帮助自己妥善解决师生冲突。这既不是教师迁就学生,又不是学生屈从教师,而是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教师既尊重自己又能达到使学生能较好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能够比较顺利地处理事情。
(三)冷处理。冷处理就是不坚持、不合作。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避免正面冲突, 忽略不同意见或保持中立,给予学生冷静下来反省自身错误的时间,避免师生双方因为自身情绪问题导致师生关系产生激烈冲突。学生正处在一个不理性、不成熟的青春生长期,爱面子,遇事不冷静,脾气容易暴躁,教师采取主导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冷静期,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寻找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师生之间的问题,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学生毕竟处在由少年儿童向成人变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有时很难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言行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经常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来解决师生冲突的话, 容易给学生留下教师软弱的印象, 而且如果处理时间过长,未解决的冲突不能及时疏导解决,其发展结果影响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时, 回避冲突的方式会对整个班集体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各种师生冲突方式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可以视具体事例进行系统综合的调整利用,使我们的管理方式灵活多样,容易使学生接受。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平时多和学生谈心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最新动态,这样既可减少冲突的发生,又可在冲突一旦发生时,知己知彼的教师更容易掌握和控制局面,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鲍淑平《从教师角度探析谈职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的原因与对策》职教论坛 2009年10月30;
2、骆久红《中职学校师生课堂冲突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东营市某职业学校为个案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缪剑峰 邓惠明《师生冲突成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宁德师专学报 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