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探究中职数学教学中碎片化学习的应用

作者:倪红艳  日期: 2022-11-30  点击:

探究中职数学教学中碎片化学习的应用


【摘要】碎片化学习是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调移动学习、智慧学习和终身学习,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在学习资源、时空、手段、生态和模式等方面面临众多机遇,在技术、学习深度、人际关系、教师信息素养和管理评价体制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采取加大优质碎片化学习资源建设力度,构建线上与线下碎片化学习的联动机制,促进“个性化”学习向“个性化”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转变等策略。本文就此探讨了碎片化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碎片化学习;应用策略

 

所谓“碎片化”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分割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借助零散时间和新媒体技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就有关学习内容实施碎片化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的时空掌握更加灵活。因此,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碎片化学习展开分析。

1.强化“碎片化”内容设计,夯实应用基础

以往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而不断体现出来,所以为强化学生对其的优化和完善,避免因教学内容和时间、地点等被局限,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的教学,教师需要以互联网为契机,为学生在线提供有关“碎片化”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这样学生就能在线下通过自身的需求实施“碎片化”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对“碎片化”学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坚持短小精悍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以便于学生能随时随地的学习。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包含基础知识,因为中职数学中包含了多个专题的复杂体系,学生要想一下子吸收和消化的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将其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专题和知识点,将其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学生则可以借助自身零碎时间和不熟悉知识点开展视频学习和记忆,能帮助学生在反复观看视频中进行复习巩固,为学生综合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是包含拓展性知识,在设计拓展性知识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层次来设计,尤其是为了满足优等生学习的需要,在碎片化学习中,能促进课堂学习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最后是包含专业课程知识,因为在中职理工专业中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所以在设计“碎片化”学习内容,还要设置相应的数学知识。以电子专业学生为例,对于电工基础课程学习而言,势必需要涉及三角函数和向量等方面的数学知识,所以可以设置这方面的专业数学知识,供学生借助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数学知识的补充,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和学习。

2.注重“碎片化”时间利用,彰显应用优势

中职学生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但是很多中职生除了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学习,课后的 “碎片化”时间较多,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数学学习。比如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学生利用手机就能在网络平台中学习,而教师则每天可以在线观看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掌握学生在课后预习和复习的情况,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线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知识面的拓展,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有效提升,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对其的认知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合理的利用课后的时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3.实施“碎片化”学习评价,检验应用成效

学生在“碎片化”学习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也可以利用课本、课堂笔记和实践活动等进行,所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碎片化”学习的实施,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检验。但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实际需要,所以我们需要确保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长期化和实效化,比如将学生对数学计算和概念的认知、问题的处理、综合应用等方面作为评价的内容,采取在线测试、专项测试、课内测试、课外互动、小组合作和个人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网络学习的监管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评价,这样既能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完善的知识链条,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自身在“碎片化”学习中的不足,不断强化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意识,才能促进课外“碎片化”学习成效的提升。

4.开展“碎片化”学习反思,促进应用深入

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碎片化”知识虽然简单便于吸收,但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形成的碎片化信息具有量大、短平、快多的图文并茂的碎片信息,使得学生认知负荷与选择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较为分散,学生往往缺乏对其的深度思考,尤其是不完整的“碎片化”信息将导致学生认知的偏差。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意识到“碎片化”学习主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必须在课程学习中开展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把碎片化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在进行课堂学习前,引导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简单的学习知识点,并到课堂学习中对分散的知识点予以整合处理,并通过精心教学和练习,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效的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通过“碎片化”开展查漏补缺和拓展提升,便于学生充分的吸收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碎片化”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并对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情况进行高效评价,同时对“碎片化”学习的现状进行反思,以促进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实现“碎片化”学习的深入应用。

 

【参考文献】

[1]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从“碎片”到“整体”的嬗变[J].黄建锋.电化教育研究.2017(08)

[2]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黄建锋.教学与管理.2017(12)

[3]“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余胜泉,王阿习.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4]“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再认识及其发展趋势[J].杨现民,赵鑫硕.电化教育研究. 2016(10)

[5]碎片化学习如何化弊为利?[J].王竹立,赵师红.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