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素养提升的路径分析

作者:刘彬  日期: 2022-06-29  点击: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素养提升的路径分析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级讲师 硕士研究生  214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中职学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彰显职教特色。中职体育承担着学生体质提升的重任,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体育课程思政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必须在分析课堂思政不足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本文以教师素养提升为主三教改革、模式创新、内容优化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路径的探索和分析,旨在为中职体育教学师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体育;路径分析

引言:

立德树人是职业学校育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中职体育除了塑造学生良好体质外,对其职业体能需求也有着专业化培养的要求。职业素养、育人智慧和个人学识是职校教师应当具备的三个要素,其中职业素养排在首位,也是有别于其他中小学教学的特色之一。中职体育教师责任担当,唯有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职校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乐于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积极主动地将思政育人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思考,真正做到“就业引领”,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一、中职体育课程与思政育人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分为身体教育和素养提升,而素养提升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部分,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职责所在,所以教师将思想育人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当中去,把正确的思想理念传递给同学们迫切且必要。习主席在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了要将各科与思想政治相结合,共同发展。国家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然后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促进全社会的发展。因此,体育与思政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综上所述,体育课中的思政引领是职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改进学校体育课堂课程思政是十分必要的,十分迫切的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体育课是以身体为媒介的育人课程,体育教师的引进主要以考核基础知识与体育技能为主,对其思想素养和思想政治的考核略显不足。在多年的中职体育教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传统思政观念固化,缺乏改变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由德育教师完成的思想根深蒂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认识偏差在走访调查过程中,70%以上的体育教师认为只需要做好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即可,对体育课程中思政融入认识还远远不够,积极主动性缺乏

(二)对体育教学的思政育人功效认识不够。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因受智育为先的影响,并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多次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各学校也都开始行动起来,但是,很多体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体育教育的育人内涵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粗略的层面,对体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锤炼学生意志等功效认识不足,对于体育课程思政更是举足无措

(三)体育教师自身思政素养提升不足,缺乏学习 

大多数体育教师比较擅长实践类教学,思政的融入更倾向于理论的渗透,体育课如何思政?体育和思政结合的形式有哪些?如何来评价体育课的思政效果?一直困扰着体育老师,很多体育老师因为缺乏主动学习,对上级文件的掌握、对思政知识的了解、对思政创新融入课程的教学策略等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也没有办法全面且深入的讲解给学生们。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素养提升的路径分析

(一)摒弃陈旧,改变观念,提升自我。

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严格明晰的规则意识、跌倒爬起后的挫折教育、极点忍受中的吃苦精神和就业体能塑造中的职业精神等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仅要关注同学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要改变传统观念关注他们在课程参与过程中思想价值观的提升。技能习得、思政融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要参与者。例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职校女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非常少,如何促进她们的参与?如何提升她们的信心?体育教师认识中国女足的辉煌、足球的合作拼搏共进的思政育人功效后,在创新教学设计中融入足球的发展过程、足球的团队精神足球传奇人物的奋斗经历,特别是中国铿锵玫瑰的坚持与奋斗故事等等,让同学们引以为傲,这样的引导能有效激发胆小消极女生参与欲望。巧妙的引导和设计,在体育的教学中不仅教会了学生们学习足球的知识,还培养了同学们对足球的热爱,让女生也感受到了足球的精神

(二)搭建平台,增强培训,思政融入。

学校体育教研组牵头,体育教研组和思政教研组进行结对,依托各类平台进行系列化思政专题培训,如体育教师思政培训,体育和思政课程教科研、教学融合培训,五年内青年教师结对培训。骨干引领,青蓝共进,除了体育技能青蓝结对外,可以结对思政师父,课程思政“青蓝工程” 和“传、帮、带” 项目为依托,加快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思政提升

如何才能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提升呢?第一部门合作取长补短加强体育教研组和思政教研组的结对和合作,探讨和交流体育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以案例实践的方式总结,并实际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第二术业专攻精准帮扶。学校体育教研组和思政教研组结对后,聘请思政教师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脉络梳理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第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让教师更容易的把思政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同学们更易于接受课堂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达到育人效果

(三)立足学情精选内容,循序推进。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关键,适用的教材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体育以身体为媒介有其特殊性,教学内容的选定和思政内容的融入,必须立足职校学生的学情,做到:科学编排,融入思政特色鲜明,有理有据;符合认知,以生为本;循序渐进,有效落实。例如: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讲授有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还可以给同学们教授一些体育精神,以此来激励学生们为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甚至是献出自己的力量。教师可以利用现在比较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寻找一些有关于体育竞赛的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同学们观看,让同学们感受到运动员对自己事业的热爱,感受到那份激情,从中鼓励同学们要勇于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奋斗,彰显个人优势,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照亮一丝光芒。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同学们学习中华传统武术、非遗体育项目,让同学们牢记使命,能够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实施教学创新模式兴趣激发。

体育教师内容实施过程中,在资源调配整合中,必须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最好的老师,若想要通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将体育的教学内容和体育的思政课程相结合,然后选择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者是事件入手,合理运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微课”等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引导同学们学习篮球时,可以以做团队游戏的方式来让同学们进行练习,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课程推进,以篮球中的意志坚持为思政亮点,以体验竞赛为评价手段,看看最后谁是胜利者,可以适度奖励,以此来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中长跑教学枯燥乏味技术单调如何通过合理设计进行激趣呢?1)通过情景模拟,枯燥的中长跑教学延伸至安全的校园路面上开展2跑步过程中以《相信自己》、《超越梦想》等歌曲进行激趣;(3)遇到极点合理呼吸节奏为技术支撑,以意志品质提升思政引领;(4)超越终点时给予精神和物资的适度奖励。这样一堂枯燥的中长跑课经过巧妙设计后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五)以身作则,和谐师生,魅力引领。

“亲其师,信其道”出自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学记》。指的是:每个人只有在亲近和尊敬自己的恩师,才会相信、学习恩师授的知识和道理。其精髓就在于它所蕴含的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课程思政若要有效开展,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和谐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师生相互尊重、人人平等自由,遇到问题理解信任,这样可以更好激起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欲望。作为中职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如何做到和谐师生呢?(1)正视学情,注重差异,悦纳中职生的“无理取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与其经常抱怨学自控力差,不配合自己的教学,有时还故意捣蛋,不如通过分层教学、课程设计,吸引学生的运动参与,做到课程思政的个性化服务;(2)付出爱心,润物细无声,赢得学生的尊重。作为职校体育老师,爱的教育感染每一个学生是育人的核心和精髓,以身作则,巧妙设计,以生为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和温暖,提升老师的亲和力,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3)良好沟通,以诚待之,魅力引领。促进师生间的沟通,放低架子,以诚待之,倾听学生的心声需求,互通有无真正由内而外地提高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中职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推陈出新,改变观念,提升自我入手,立足学情分析、内容优选、模式创新和师生关系构建等方面,寻找中职体育教师素养提升的路径,为职校体育教师的内涵提升提高参考依据。

五.参考文献:

[1]钱慧文.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

[2]张新军.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