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马宇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马宇民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习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6-21

  • 陈菊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茜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志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芳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文婧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思敬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倪红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盛花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邱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志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君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晨韵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庄春伟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放手也是爱

作者:张君兰  日期: 2022-06-27  点击:

放手也是爱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君兰

摘要:学生要有作为,必须从小克服依懒性,不依赖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所以我认为,要克服学生的依赖性,首先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性。

关键词依赖性;独立性;循序渐进,学会放手

现在我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算盘珠珠,拨一拨,动一动”“一步不到一步不了”,这些应该都是学生依赖性太强的表现吧! “依赖性”太强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心、缺乏主动性,遇到事情不能为自己作出决定、不敢独立负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原因,而学生依赖性太强,主要原因应该和家庭、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我们要做的是,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了独立性的培养,一味地教育孩子听话、学乖,会抑制独立性这一可贵的品质。“放手也是爱”,不要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务管理和学校的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行动起来,学生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少。我觉得学生的依赖性有很大部分原因是被家长,被老师,被学校,甚至是被社会惯出来的。就像小孩子,你不让他自己刷牙,吃饭,穿衣,甚至擦屁股,总是说我来我来,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助长他的依赖性。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这样,不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让学生形成真正的自主性,总是看着他们,他们怎么会有时间和空间来成长,他们怎么会没有依赖性。教师不到班级,学生就静不下来,班主任不到班级,学生就会浮躁,学生的这种依赖性从何而来?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可一些小问题的出现反而能帮助学生成长,让他们明白在正确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我们如果因为给学生自主性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不去做的话,那就是因噎废食了。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正视学生依赖性的根源,那学生的依赖性还是会继续发展壮大。至于具体怎么做,我想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这个问题会更有更好的效果

   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上不算是好汉”现在读起来仍然很是亲切,感到正中要害。学生要有作为,必须从小克服依懒性,不依赖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所以我认为,要克服学生的依赖性,首先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性。

一、不安排学生,克服孩子的依赖心理

首先,老师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学生安排好,安排好学生的作业内容,安排好学生的作业时间,甚至安排好学生的作业速度。其次,要给学生足够的信心鼓励。要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处理好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最后,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学习上,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如果想让学生在生理上、情感上和社会上不受到伤害,就必须给他一定程度的自由,让他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同时从错误和不幸中吸取教训。这样,学生在对待和处理生活和学习中一些问题时,就能够独立解决了。

三、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育要能顺应学生的天性,不断给他们创造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有机会尝试创新,并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应当重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逐渐脱离父母与老师独立地做各种事情。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自然就形成了。

该放手时就放手,在对待班级的一些小事上,班主任可以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安排给班干部,根据班干部的能力特长明确分工,授权负责,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让整个班集体事事有人做。这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管理班级,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班干部的选取上就要花一定的力气,优秀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对于班级的管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善于抓住班级出现的主要矛盾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在班级管理中把管理渗透到不管之管中,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距离才会产生美,新课改背景下建立民众、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形象,以平等的视角,挚爱的情感去对待学生才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积极探寻与学生心灵情感的交融点,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真正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班主任敞开自己的心扉。

但是,从管理角度讲,师生之间也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如果片面理解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是零距离接触,那么,就会出现负面效应,出现学生与班主任称兄道弟,轻慢班主任应有的威信。所以,要让学生在适度的距离中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班主任在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班主任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班主任也只有保持好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洽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新课改背景下建立民众、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形象,以平等的视角,挚爱的情感去对待学生才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积极探寻与学生心灵情感的交融点,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真正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班主任敞开自己的心扉。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须得自知。再美的花朵,任凭再辛勤的园丁,再充足的养料,若经不住风雨的洗礼,其灿烂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

当下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的种种依赖性使家长、老师大为烦恼。比如晚自习课铃声响后,学生仍然很吵闹,一定要等老师来后才能安静下来;平时作业中的错误之处不自己先作思考订正,而是要等老师来讲评后再订正;遇到需要自己做决策的情况时显得束手无策……

对于心智逐渐趋于成熟的中职生来说,解决其较强依赖性的问题至关重要。学生之所以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这跟家庭教育、学校学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是分不开的。针对这些成因,我认为可以从家庭教育方面入手解决学生依赖性太强的问题,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觉得孩子上学辛苦就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包办代办,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积极培育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其次,学校学风方面,教育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不断给他们创造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应该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将学生的“惰性”转变成“悟性”;最后,社会环境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锻炼学生独立能力的有益活动,让学生将学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我想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依赖性太强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再好的安排与包办,都抵不住亲身的体验与经历来得真实、深刻,收获丰富。学会适时放手,冷暖自会知。学会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寻找原因,从容应对。学生的依赖性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现象。学生从小到大,就是一个逐渐摆脱家长和老师爱的“束缚”、不断走向自我成熟自立自强的过程。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这是客观规律。但是,如果学生老是依赖别人,拥有太强的依赖性,对他们的成长就不是好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和老师对应当孩子做的事情包办太多;另一方面是孩子不能克服懒惰等自身弱点;再者就是孩子缺乏自信、缺乏摆脱依赖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这三方面的原因,有来自客观环境和家庭的,有来自自身性格的,有来自教育方面的。所以,面对学生依赖性强的问题,做老师要正视这种现象,积极从容应对,帮助学生成长。

   循序渐进,学会放手,鼓励尝试。学生的依赖性既然由来已久,那做老师的尤其是老师更是急不得。针对这部分学生, 克服依赖性太强要从具体事情入手。学生不喜欢空洞的说教,那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安排,明要求、明任务,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先不要让别人插手,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尝试和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一件件事情的解决中克服依赖性过强的弊端,逐渐走向思考和设计的独立。

  克服依赖性过强要立足学习延伸课外。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矫正学生依赖性过强的主要途径。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研讨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方法。同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课下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自我复习和预习的良好习惯。只有在学习上自立,才能树立起中学生自强的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这种自理自主的意识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如家庭生活、班团活动、学生和师生之间的交往,乃至某些家庭问题的解决等,都要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进来,力所能及的解决具体问题。老师多加指导和鼓励,学生尝到参与和成功的甜头,依赖性就会越来越低,成功的机会就更多。

克服依赖性过强的问题要做到家校联合。有的学生呈现出在家校不同环境下的“两面性”。有的在学校独立性较强,但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很依赖家长,如自己书包的整理、穿衣服、上学等总是丢三落四等等,有的则正好相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沟通,针对不足及时予以合理交流和指导,使学生言行一致,家校一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依赖性过强的问题,需要引起所有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从现在有意识的做起,相信对学生的成长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