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案
(2022—2023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名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授课教师 董庆来
学 校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电工电子教研组电子教案
项目名称 |
认识电路 |
|||
任务名称 |
电路、电流、电阻 |
|||
课 型 |
新授课 |
课 时 |
2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理解并掌握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掌握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3、掌握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电流的概念。 4、掌握电阻定律以及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来解决问题。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
|||
教学重点 |
掌握电路的组成及状态。 掌握电阻定律 |
|||
教学难点 |
电路三种状态的判断,电路中有无电流的判断。 |
|||
教学后记
|
教学设计创新:
|
|||
课堂总结: 一、 电路 二、 电流 三、 电阻 |
||||
任务导入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
||||
任务分析 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电路的概念,接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学习电路的组成,渗透理想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电流、电阻等概念.
|
||||
任务实施(详细具体)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 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m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
||||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r 式中:r -导体的电阻率。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单位:R-欧姆(Ω);l-米(m);S-平方米(m2);r-欧×米(W×m)。 4.(1) 阅读P6表1-1,得出结论。 (2) 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r < 10-6 W×m 绝缘体:r > 107 W×m 半导体:10-6 W×m < r < 107 W×m (3) 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1)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 (2) 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3.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οC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若温度为t1时,导体电阻为R1,温度为t2时,导体电阻为R2,则 a = 即 R2 = R1 [ 1 + a ( t2 - t1 ) ] 例1: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οC时阻值为20 W,问30οC时此线圈的阻值R为多少?
|
||||
任务总结 学生通过实际的学习,理解电路、电流、电阻的概念,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并了解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
任务拓展 (一)基础知识检测题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电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导线是连接__________与________的金属线,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关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6)除了以上部分,还有________、________辅助设备。 7)电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电路图。 9)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电流大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 表示______,单位___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______,I表示________;单位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 11)电流的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国际制单位_________, 单位间的换算: 12)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A=______mA=_______μA; 28μA=______mA=______A; 14) 100m长的一卷铜芯线,线芯截面为2.5mm2,则20℃时,该卷导线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_;在80℃下的阻值为_________。(r=1.7×10—8Ω•m;α=4.1×10—31/℃) 15) 长200m,截面积1mm2的铜导线(在20℃时r=0.0175Ωmm2/m,α=0.004 1/℃)在120℃时的电阻值为_________Ω。 16) 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比为1:5,横截面积之比为2:3,它们的电阻之比为___________。 17) 有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电阻之比是____________。 18) 一条导线的阻值为1Ω,将其均匀拉长到原来的长度的2倍,则此时的阻值为______Ω;若将1Ω的导线对折合并使用,此时的阻值为_________ 一条导线的阻值为1Ω,取其一半,再均匀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则此时的阻值为__________;若将1Ω的导线对折合并使用,此时的阻值为_________。 |
||||
课外任务 练习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