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 案(首页)
课题序号 |
27 |
授课班级 |
联五16机电 |
授课课时 |
2 |
授课形式 |
新 授 |
授课章节 名称 |
8.1单稳态触发器 |
||
使用教具 |
无 |
||
教学目的 |
1.掌握锯齿波的参数、理解锯齿波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2.掌握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形式、工作原理; 3.理解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特点及工作原理 |
||
教学重点 |
1.锯齿波的参数、理解锯齿波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2.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形式、工作原理; 3.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特点及工作原理 |
||
教学难点 |
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
||
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 |
无 |
||
课外作业 |
15-1、15-2、15-3、15-4 |
||
教学后记 |
|
||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
|||
第15章 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
一、多谐振荡器的特点 1.多谐振荡器没有稳定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 2.通过电容的充电和放电,使两个暂稳态相互交替, 从而产生自激振荡,无需外触发。 3.输出周期性的矩形脉冲信号,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 二、环形多谐振荡器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第十五章 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 |
新课引入 |
【学习目标】 |
|
1. 掌握锯齿波的参数、理解锯齿波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
|
2. 掌握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形式、工作原理; |
|
3. 理解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特点及工作原理; |
|
4. 了解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特点及工作原理 |
|
|
|
15.1多谐振荡器 |
讲授新课 |
一、多谐振荡器的特点 |
|
1.多谐振荡器没有稳定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 |
|
2.通过电容的充电和放电,使两个暂稳态相互交替,从而产生自激 |
|
振荡,无需外触发。 |
|
3.输出周期性的矩形脉冲信号,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 |
|
二、环形多谐振荡器 |
|
|
|
|
|
|
|
|
|
利用电容C的充放电,改变uI3的电平(因为RS很小,在分析时往往忽 |
|
略它。)来控制G3周期性的导通和截止,在输出端产生矩形脉冲。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RS是限流电阻(保护G3),通常选100Ω左右。 |
|
2.工作波形 |
|
|
|
R不能选得太大(一般1kΩ左右), |
|
否则电路不能正常振荡。 |
|
|
|
|
|
三、石英晶体振荡器 |
讲授新课 |
|
|
|
|
|
|
|
|
15.2单稳态触发器 |
|
一、用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
|
|
|
|
|
|
|
2.工作原理 |
|
(1) 输入信号uI为0时,电路处于稳态。 |
|
(2)外加触发信号,电路翻转到暂稳态。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3)电容C充电,电路由暂稳态自动返回稳态。 |
|
二、集成稳压器 |
|
1.逻辑符号及输出波形 |
|
|
|
|
|
|
|
|
|
|
|
|
|
|
|
|
巩固新课 |
|
|
|
|
|
|
|
课堂小结 |
1.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及工作特点 |
|
2.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特点 |
作业布置 |
15-1、15-2、15-3、15-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