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材《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教程(ABB)》第2章的项目四:PQArt仿真软件使用。教材内容由大赛资源转化而来,把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赛促教。“涂胶”这一内容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之一,它实用性很强,易理解。它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实践应用,同时也为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电气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
他们已学过的相关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PLC 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等。
但普遍存在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不自信、不善表达的情况。
不过他们又热衷于信息化教学,期待开展实践研究。
根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运用PQArt仿真软件;
(2)能够完成各类型轨迹仿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实操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工匠理念。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用PQArt软件完成轨迹仿真设计,通过超星学习平台、微课等手段突破重点
2、教学难点:涂胶工艺调整;能调试成功实现无奇点轨迹仿真,通过PQArt软件、华航唯实实训平台,相互结合突破难点。
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对比传统课堂,利用超星学习平台交互、实操训练等方法,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手段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次教学共2学时
下面请随我走进课堂
一、课前准备
创模式:
我根据学生差异调整小组分组,学生根据课前任务单,完成相关理论测试和视频浏览;并在相关网站查找相关涂胶内容,上传平台;
遇到问题可在超星学习平台上,互动交流;
创环境:
结合理论区、仿真区和实操区,理实一体交互进行。
二、项目引入:
具体项目要求:
1、搭建PQArt仿真三维环境;
2、完成涂胶板圆形轨迹涂胶;
3、完成涂胶板复杂轨迹涂胶;
4、要求使用至少两种轨迹生成方式;
直接引入本次课程的项目要求,直观表达,带着任务完成学习。
三、项目实施:
在项目开展之前,根据任务要求,各小组根据成员能力,合理分配任务;包括操作准备、点位标定、搭建三维环境、离线编程、仿真处理、后置处理、本体演示等环节。用各成员之长,汇成最锋利的矛刺破问题的盾,最大效率发挥小组作用,完成任务。让小组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性、目标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手中持笔,心中已有画”的流畅思维。。
同时,会在课堂中配技能竞赛选手进行小组辅导,赛教融合,竞赛选手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适当辅导,形成良性“老带新”循环关系,进行资源的综合应用。
在环节中,分成五个任务完成;
任务一:操作准备
首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操作准备要求;
小组中相应人员,在课上认真准确快速的完成操作准备环节。包括胶笔信号配置、气路连接,最后系统自查。
然后,通过组间互查,或者组间答疑,完成设备硬件准备。
通过操作准备,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同时锻炼动手能力,把理论认知与实践交互运用。在此环节中,准备时间的长短反映出学生对理实结合的掌握度,让学生切实体验“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任务二:点位标定
本环节中,需要学生完成三种数据,分别是测量机器人本体位置、记录涂胶笔6轴数据、记录涂胶板三点数据;在开始之前会有技能选手进行示范操作,给学生直观印象。想要在本环节出彩,获得误差更小的数据,需要的是多次反复的训练,技能选手和学生之间的差距,强调操作的心态,突出“工匠精神”的涵义。
任务三:搭建三维环境
本环节利用点位数据,完成三维环境搭建,数据的误差会直接在三维环境中反应。学生根据线上平台提供的视频教学,进行搭建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如遇问题,可在线上平台实时提问,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解决,技能选手进行补充回答。
任务四:PQArt离线编程
在本环节中,完成涂胶工具的装载、轨迹生成、姿态调整、仿真等步骤。学生根据线上平台的仿真视频,进行轨迹仿真,“选手”老师在旁适当引导;完成后上传小组仿真视频,并完成记录表。
在本环节中,小组根据视频操作进行离线编程,需要小组成员相互间的自学、试错、总结;“选手”老师适当辅导,帮助小组解决疑难问题,相互结合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
“技能选手”在环节中充当“老”的角色,用自己的竞赛经验,帮助学生完成三维环境搭建,改善课堂单一关系,包含“师生”、“生生”关系。
四、项目拓展
把知识点拓展到各个方面,从生活中拾取可用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对涂家板的涂胶仿真,拓展到“涂胶绘画”,不同形式的笑脸,或者是动画人物,根据团队综合能力,完成创意涂胶。
五、项目评价:即时评价,课堂总结
整个过程从小组任务分配开始,节奏紧凑,按步骤依次执行,并实时反馈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有效的闭环系统。融合学生之间的互评、线上自动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维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完成情况,也能看到自身的提升空间,激发学生向往“更高更快更强”。
六、归档整理: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职业素养,整理工具,利用信息化将资料存档,及时对于知识点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课堂融合了信息化平台超星学习通、华航唯实实训平台、微视频的教学等手段,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多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更有目标性、期待性,以求获得学习内容的踏实感。小组成员既有合作又有明确分工,整体和部分都不可或缺。
不过仍有不够,实践操练的环节设置,学生的逻辑表达、自学能力,还要进一步思考展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