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 案(首页)
编号:YJSD/JWC-17-10
课题序号 |
6 |
授课班级 |
联五202工程技术 |
授课课时 |
2 |
授课形式 |
课堂教学 |
授课章节 名称 |
全站仪的自动化原理 |
||
使用教具 |
课本教材 |
||
教学目的 |
1.能力目标:能了解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 2.知识目标:理解测回法与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的使用条件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 |
||
教学重点 |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方法。 |
||
教学难点 |
方向观测法的计算与检核 |
||
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 |
无 |
||
课外作业 |
补充2题 |
||
教学后记 |
计算水平角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起初计算时学生整体比较慢,经过反复的练习,最终有所提高。 |
||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
|||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学习任务布置
|
1.了解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 2.理解测回法与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的使用条件。 3.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方法。
|
教学指导
|
1.对中整平(示范) 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仪器竖轴竖直和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对中、整平是互相影响的。 方法: 按观测者身高调整脚架长度,拧紧螺旋; 安置脚架,高度适中,架头水平,架头中心与测站点在同一铅垂线上; ①垂球对中整平法(对中误差≤3mm,整平误差≤1格) 粗略对中:移动或伸缩三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标记,脚架间踩入土中,使架头基本水平; 安装仪器: 精确对中:脚架头上移动仪器,垂球尖对准测站标志 整平:旋转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反复精确对中、整平两步至同时满足。 ②光学对中整平法(对中误差≤1mm,整平误差≤1格) 粗略对中:固定三脚架的一个脚,眼睛看着对中器,拖动三脚架另外2个脚,使仪器大致对中。(前后相同,左右相反) 粗平:按照气泡在最高处的特点,伸缩三脚架腿中的两支,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精平:按“左手大拇指法则”旋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转动仪器,使水准管与两脚螺旋连线平行,根据气泡位置、法则,反向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转动仪器90°,运用法则,旋转第三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强调不要再转动前两个脚螺旋)。旋转仪器到任意位置气泡未偏离一格为准。 精确对中:稍微松开连接螺旋,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光学对中器对中 检查整平、对中情况略作调整,直至同时满足。 2.调焦与照准(示范) ①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②利用望远镜上的粗瞄器,粗略照准目标,拧紧照准部及望远镜制动螺旋; ③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清晰,并消除视差; ④转动照准部和望远镜微动螺旋,精确照准目标。 ⑤测水平角时,要使十字丝纵丝精确照准目标,并尽量使十字丝交点照准目标底部,测竖直角时,要使十字丝横丝精确照准目标,尽量用十字丝交点照准目标部位。 设问:测量水平角为什么要尽量瞄准标杆的底部?为什么用十字丝中竖丝切于目标位置? 以上可总结为:调焦—粗瞄制动—调焦—微动精瞄 3.读数 调节反光镜及读数显微镜目镜,使读盘、测微尺、指标线清晰,读数。 水平角测量的方法 1.概念: 盘左(正镜):竖盘在望远镜左侧;盘右(倒镜):竖盘在望远镜右侧 2.测回法(适用于两个方向的单角) ①观测步骤: 盘左瞄准左目标A,配度盘至0°00′00″或稍大,读取 顺时针旋转瞄准右目标B,读取 倒镜成盘右,瞄准右目标B,读取 逆时针旋转瞄准左目标A,读取 注意:差值为负数时加360° 设问:水平角测量为什么必须是右目标的读数减去左目标的读数?计算水平角时,如果被减数不够减时为什么可以再加360°? 计算角值。若 为了提高精度需观测多个测回时,各测回按180°/n(n-测回数)改变起始水平度盘位置。 各测回值互差若不超过24″(对于DJ6型光学全站仪),取各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作为最后角值。 ②记录格式 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小结: 设问: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用哪一个目标作为起始目标?下半测回水平盘是否需重新配位?
|
学习活动 |
学习情景:分组讨论测回法的起因 参与方式:课堂提问 活动形式:当堂点评 |
任务训练 |
1.测量地面两点间水平角,为什么要尽量瞄准标志的底部? 2.DJ6光学全站仪主要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
作业布置 |
补充2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