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 案(首页)
编号:YJSD/JWC-17-10
课题序号 |
5 |
授课班级 |
中专21通信 |
|
授课课时 |
2 |
授课形式 |
新授 |
|
授课章节 名称 |
第二章 机械能 第二节 动能 动能定理 |
|||
使用教具 |
多媒体展示系统、黑板、粉笔 |
|||
教学目的 |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动能的概念;了解动能定理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动能概念和计算动能的公式。 |
|||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通过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掌握公式的应用。 |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动能概念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
||||
4、 德育目标: 培养基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
教学重点 |
动能概念、动能定理 |
|||
教学难点 |
动能定理的应用 |
|||
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 |
无 |
|||
课外作业 |
1、书P59/练习2-2/第3题 ; 2、练习册P33-37/练习2-2 |
|||
教学后记 |
|
|||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
||||
2.2 动能 动能定理 1、功与能 (1)能的概念 (2)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3)功和能的区别 2、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动能的大小: (3)单位:焦(J ) (4)说明 |
3、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 (2)说明 4、解题要点 (1)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 (2)计算研究对象所受各力在运动过程中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和正负。 (3)明确运动过程中初、末位置的动能值。 (4)根据动能定理,列出具体方程式。 (5)代入数值,计算结果。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一、学习任务 |
通过对动能的概念及动能定理基本内容的学习,会应用它解答动力学的有关问题。 |
二、教学指导 |
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综合学生实际,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三、学习活动 |
【引入课题】 提问: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水车,它是一种由竹或木制成的轮形提水机械。它建造在河流中,利用流动的河水,它可以自动地将水输送到高处的水槽,灌溉农田。你知道它利用的是什么能量吗?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因为在初中进行过定性学习。学生只知道是动能,但不知道动能的具体大小是多少) 引入课题: 我们今天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动能的知识——第二节 动能 动能定理。
一、功与能 1、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或者说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不同运动形式的物质对应不同的能,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2、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1)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 (2)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3、功和能的区别 (1)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是状态量;而功则是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 是过程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三、学习活动 |
二、动能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水车利用的就是河水的动能。那么,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 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撞到一个静止的木块B上,推动木块做功。让同一个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越高,滑块滑下的速度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对木块做功越多;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滑块滑下的速度相同,可以看到,质量越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越远,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通过大量精确的实验,人们发现:一个质量为m,速度为v的物体,它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二次方乘积的一半。用Ek表示动能,则有 动能是标量,它的SI单位是J。 【例题1】 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以10 m/s的速度奔跑;一颗质量为0.010 kg的子弹以800 m/s的速度射出;人和子弹相比,哪一个的动能大? 解 根据动能的定义式,人的动能是 子弹的动能是 通过比较可知,子弹比人的动能大。 三、动能定理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三、学习活动 |
合外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为: 1、 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2. 说明 (1)若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W>0 ,则物体动能增加。 (2)若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W<0 ,则物体动能减小。 (3)动能定理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况。 【例题2】 质量为8g 子弹以400m/s 的速度水平射入厚为5cm的木板,射出后的速度为100 m/s,求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以及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 四、解题要点 1、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2、计算研究对象所受各力在运动过程中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和正负 3、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初、末位置的动能值。 4、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具体方程式。 5、 代入数值,计算结果。 【回顾小结】 动能 动能定理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可用公式表示为: 2.动能定理:合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作动能定理。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四、任务训练 |
练习2-2 1.把一辆汽车的速度从0加速到10 m/s,和从10 m/s加速到20 m/s,哪种情况做的功多? 解 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第二种情况做的功多。 2.质量为2.0 kg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行进了2.5 m,速度从0 增大到5 m/s。小车所受的水平推力为多少? 解 由题意可知,小车加速是由于一个水平推力的作用。由动能定理,得 F=10 N
|
五、课后作业 |
1、书P59/练习2-2/第3题 ; 2、练习册P33-37/练习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