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业财一体促改革 融合创新谋发展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项目建设典型案例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2022年5月实行的《新职业教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经符合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重大举措,根据《关于在学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规定,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道”)联合众多企业专家、院校专家开发出“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已纳入1+X证书序列。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是“1+X”证书制度实施取得成效的主体和有力保障,它的角色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者,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承担者,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与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全方位推进证书制度改革。
一、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试点内容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团队专家和骨干教师全面参与该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参与证书职业标准的完善和教材建设,保证了证书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落实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证融通,保证了证书改革的持续性。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动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联系,阐述了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证书制度改革的思路和设想,双方达成一致的改革思路,并在具体项目合作上取得系列成绩。该专业的特聘专家作为核心成员全程主要参与评价组织安排的全国相关院校和企业专家对“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完善工作。特聘专家带领该专业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证书教材建设委员会成员进一步梳理了教材建设思路和内容框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研室三位教师,通过线下培训和疫情期间的线上培训取得培训讲师资格。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特色
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最大特色是培训和考核方面深入推进了课证融通,将证书试点与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
(一)力推课证融通,教学培训一体化
“三教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无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中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内容体现。教师普遍感觉会计电算化实践类课程的改革创新能体现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证书的优势和特色,围绕专业实践类课程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二)强化职业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三教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业财一体化职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与内容的新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教师积极主持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团队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证书。二是同一专业群的大数据与会计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为将业财一体化证书标准分别有效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思维打破教研室壁垒,采取联合互通共享的方式,共同组织线上教研活动,老师集思广益,积极研讨如何将业财一体化证书标准和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 培训组织实施
(一)培养目标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初级):面企业业财协同基础核算岗位群及信息系统基础维护岗位群。从事基于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的基础设置与维护、期初数据录入、业财协同基础业务处理、增值税业务处理及电子档案管理等基础应用类工作。具有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基础应用及系统维护能力、职业理解判断能力和业财协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
(二)证书价值
1.含金量高:财务领域未来热门领域,受雇佣的频率高、入职岗位起薪高、职场晋升发展快、职场工作满意度高。
2.权威度高:此证书得到高职财会教指委专家、77所顶级财经院校长、用友集团全部分子公司、100+家CFO\CIO鼎力推荐,权威度高。
3.认可度高:财务领域适合广泛就业,322个行业细分领域、650万家用友客户企业、5000家用友生态企业、100家+各类规模企业优先录用。
(三)师资培训
推荐2-4名专业骨干教师,参与新道科技公司负责对培训站点的师资进行培训。参与老师认真修完所选级别的相关课程且考试合格,获得相应级别的师资培训证书。
(四)学生培训
1.培训相关软硬件环境条件准备
准备实践教学场地,能满足至少90人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及实践操作。教学场地需安装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软件及平台,相关硬件环境条件配置如下:
设备名称 |
具体要求 |
建议数量 |
学生机 |
硬件要求: CPU酷睿i5 四核2.66G以上,内存不低于4G,硬盘不低于500G,千M网卡,2M以上带宽; 操作系统: Windows7专业版或企业版或旗舰版64位以上(非教育版); 浏览器:IE浏览器V11,谷歌浏览器V58以上; 办公软件:office2007以上版本(激活版)或WPS2019及后续版本。 |
90台以上 |
网络 设备 |
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使用核心交换机,采用千M网线,可访问互联网,每台考试机下载带宽不低于2M |
1 套 |
投影仪或电视大屏幕 |
上课演示示例及引导实际操作时使用,规格型号不限 |
1 套 |
课桌椅 |
机房标准配备,品牌样式不限 |
40套 以上 |
2.实施内容
根据新道科技公司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的标准,与现有课程标准对接,参照教学大纲,证书的考核大纲,指定书证融通的培训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方式(初级):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等级标准(初级) |
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
备注 |
||||||||
教材名称 |
工作 领域 |
工作任务 |
任务情景 |
学时 |
学分 |
课程 名称 |
衔接融通关系 |
学时 |
学分 |
|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教材(初级) |
1.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基础设置与维护 |
用户角色权限设置与维护 |
6 |
12 |
0.5 |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
强化/补修 |
72 |
4 |
|
企业基础档案设置与维护 |
5 |
|||||||||
标准单据设置与维护 |
4 |
|||||||||
2.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期初数据录入 |
财务期初数据录入 |
4 |
8 |
0.5 |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
强化/补修 |
72 |
4 |
|
|
业务期初数据录入 |
4 |
|||||||||
业财期初数据核对 |
4 |
|||||||||
3.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典型财务处理 |
总账日常业务处理 |
5 |
24 |
1.5 |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财务会计基础 企业财务会计 |
强化/补修 |
252 |
14 |
|
|
典型应收应付业务处理 |
4 |
|||||||||
典型固定资产业务处理 |
4 |
|||||||||
出纳业务处理 |
5 |
|||||||||
薪资业务处理 |
4 |
|||||||||
4.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典型业务处理 |
典型采购业务处理 |
4 |
20 |
1.5 |
会计系系统应用 企业财务会计
|
强化/补修 |
180 |
4 |
|
|
典型销售业务处理 |
4 |
|||||||||
典型库存与存货业务处理 |
4 |
|||||||||
5.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增值税业务处理 |
增值税发票管理 |
3 |
16 |
1 |
税务会计 |
强化/补修 |
72 |
4 |
|
|
增值税发票开具 |
4 |
|||||||||
增值税发票验证 |
3 |
|||||||||
增值税纳税申报 |
4 |
|||||||||
6.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月末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 |
月末业务处理 |
7 |
10 |
0.5 |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财务会计基础 |
强化/补修 |
144 |
8 |
|
|
月末财务处理 |
4 |
|||||||||
财务法定报表编制 |
3 |
|||||||||
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 |
4 |
|||||||||
课时合计 |
77 |
90 |
5.5 |
|
|
|
|
|
3.考试方式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采用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考试平台。考核评价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形式,每一至两年修订考试大纲并发布。考试合格可获取相应等级证书。
4.证书申请
提供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两种形态,电子证书可通过网站查询并下载。纸质证书可通过网站查验真伪。纸质证书依据报名时提供的信息,通过快递方式邮寄。
5.证书信息
证书名称: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颁发单位: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的成效
(一)学生考证成绩明显提升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证成绩发现,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学生考证成绩显著。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考证的及格率达到了91.01%,优秀率达到47.19%,不及格率仅为8.99%,充分体现了“1+X”证书制度下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业财一体化是利用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要素的IT环境下,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将计算机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简称。
在业财一体化证书背景下,学生既懂得会计核算,又会进行信息化操作,从重复琐碎的会计业务中解放出来,将工作重心放在收集数据、整合分析和预算决策中来,初步满足现阶段新型信息化会计人员的要求,从传统核算基础工作提升到管理的会计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
(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得到推进
现阶段,大数据、信息化、互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已日渐突出,现有的实训软件系统缺乏这方面的开发设计,难以形成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能的认知,而现阶段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操作技能,又需懂得税法、经济法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企业实务操作中发票识别等职业素养。财经类专业群在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以业财一体化等级证书制度和“三教”改革为切入点和战略支撑点,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逻辑递进式推进业财一体化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相串联,并将企业业务和财务有机的联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单项实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从事会计工作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综合能力。
(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通过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设计、培训与认证工作的开展,财会类教师在弥补自身培训能力不足的同时,也通过全国与省师资培训的开展以及在未来社会从业人员培训中,找到新的社会服务平台和方式,找准了自身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增强了提升技能、面向培训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心。
五、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要求与证书的标准融合亟需加强
专业教师对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日常教学结合不够深入,需进一步研讨如何科学合理将“1+X”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学时、形式和方法融入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中。前期参加过全国培训的各校教师表示通过证书培训获益匪浅,如何将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实施层面的问题,却困扰着各校专业建设改革。许多高职院校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无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中新业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内容体现。教师普遍感觉会计实务实践类课程改革创新最能体现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证书的优势和特色,这些实践类课程的改革力度深度广度亟待深化。
(二)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
该证书刚试点,社会各界普遍对其知晓度不高,用人单位对其认知可能存在误区。如何凸显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先行试点优势,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该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提高该证书的含金量,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问题。
六、改进措施分析
(一)书证有机融通,深化X证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
结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关于“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要求,通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审定,该专业坚持以X证书为牵引,以书证融通为目标,使专业教学和实训与X证书培训相互置换和相互融通。专业教学团队采取了替换、补充和强化等方法,将业财一体化证书标准和内容有机的嵌入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实现教学标准和证书标准的有效对接,单独开设“业财一体化专题实训”实践类课程,强化X 证书的综合技能训练。
(二)大力宣传,拓展证书的社会影响力
优先推荐取得合格证书的应届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学校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为获得证书的学生推荐高质量就业单位,积极向用人单位介绍X证书,拓宽证书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需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广为宣传,让更多的社会人员来校参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和考试。X证书试点推进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社会人员职业培训由人社部门牵头,高职院校组织社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大力宣传,拓展证书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