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案例反思(朱玫蓉):作品点评2

作者:周丹  日期: 2025-01-22  点击:

 

以爱同行 幸福成长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XXX

    时光不语,却见证我们的成长。回想自己这些年的教育经历,从幼稚到成熟,从迷茫到幸福,我在慢慢地成长着。

    学业顺遂、求职顺利的我没有经历过什么困境,对未来的想象也只有美好。入职前,我内心欣喜期待、踌躇满志,憧憬着站上讲台的自己能熠熠发光。入职初期,现实就给了我当头棒喝:上课前与学生各种斗智斗勇催交手机,精心准备的课程,我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却在台下神游四方、埋头大睡,甚至还有调皮的学生故意调侃,抛出各类问题让我应接不暇……加之刚入职的我一张娃娃脸,性格又比较温和,不懂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严,根本就“压不住”学生。懂事的学生安慰我:“老师,其实你不用管他们的,其他老师都已经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也尝试过“放任”学生,只要不违反课堂纪律,学不学跟我没关系。可每当站在讲台上,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对这堂课,对老师这个身份负责。我一边想拉着他们前进,一边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我挫败感十足。加之周围人的不解“一个研究生,怎么选择去所职业学校工作呢,职业学校多没前途。”学生的叛逆,左邻右舍的不解,我一度陷入窘迫和迷茫,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从事职业教育。

    在家人和同事的开导下,我慢慢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感受到了中职老师的幸福。父母告诉我,别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尽力做好自己就行,教育不仅是教学,更是育人,教会中职学生做人做事,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对学生终身受益的,比教出科科考90分的学生更实在。同事也打趣的说,“你呀,就是从小到大太顺了,一直都是在相对比较好的学校就读,毕业后直接就业,没有接触过这些学习基础薄弱还比较调皮的孩子,所以期望过高,一下子适应不了中职学校的环境。你试着换个角度,慢慢了解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可爱之处!”

    是啊,我在学生时代,习惯了老师的严格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追求完美。然而,我对学生要求过太严厉,忽视了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反而陷入对学生言行不雅、不爱学习的无奈抱怨中。于是,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按照台湾作家《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启示,放下焦虑和抱怨,学着调整自己与学生的相处方式,改变授课方法,主动向身边老师请教,多引入与学生贴近的实例,多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点,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展示自我。我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内心,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中职生整体上比高中生动手能力更强,他们青春活力,天马行空,胆大心细,勤劳朴实。课上我是老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课后我是学生,向学生请教实操技巧,我向烹饪专业的学生请教美食制作攻略,求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传授我化妆本领,品味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学生调制的咖啡,与陶瓷专业的同学一起玩泥巴……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收获了很多小美好,不知不觉实现了教学相长。

    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用爱去播种。回首走过的教育岁月,尽管我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举动,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在细碎如涓涓流水的日子里,我遇见了一个个充满朝气、阳光可爱的孩子们,并与之携手每天进步一点点,与爱同行,彼此成就,共绘幸福职教梦。

                   

朱玫蓉点评:

这是一篇“职校教师幸福成长记”,李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从入职初期的挫败到逐渐适应并找到幸福的过程。文章结构清晰,以时间为线索,层层递进。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书写了心路历程,更激起了我们的共鸣。很喜欢李老师娓娓道来的轻松感,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和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文中提到的初入职业学校的困惑恰恰是目前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共性问题,从普教教室走向职校讲台,很多老师无法共情职校的学生,教育教学中不仅很难教学相长,甚至出现了“相互拖累”的尴尬。看过很多“吐槽”的檄文之后,更喜欢这篇充满幸福感的“独白”。然而,“独白”虽真,却也容易显得“空”。如果能在描述适应和找到幸福的过程时,适当增加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融于具体事例的叙写中),一来更具感染力,二来能让读到此文的老师更好地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