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刘炜杰职教课程开发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刘炜杰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卞媛媛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1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顾俊锋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晔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莲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苏婷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科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莉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洁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璐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丹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艳萍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叶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玫蓉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案例反思(朱玫蓉):一榫一卯,传承千年匠心

作者:周丹  日期: 2025-01-22  点击:

一榫一卯,传承千年匠心

从进入高职学建筑的第一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五年时间,都可以做些什么?说实话,我想了很久,直到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上海一名退休大叔,用了整整五年时间,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榫卯,打造了一座木制微缩祈年殿模型,惊艳全国。

你可以想象吗?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那一刻,我真的被这没用一滴胶水一枚钉子却堪称完美的模型震撼了。我震撼于古老的传统技艺的神奇魅力,我更震撼的是这位花甲之年的老者的执着。这一刻,我似乎觉得我找到了我的答案。这个答案,和榫卯有关。

学建筑的都知道,榫卯,就是木质器物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结构,凸出为榫,凹陷为卯,榫与卯之间通过巧妙组合,可以达到比钉子更加牢固的效果。关于榫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据说是春秋时代的鲁班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此后,小到木制玩具、器皿,大到家具、房屋,甚至是木塔、祈年殿等古建筑,都会运用榫卯结构。

可以说,榫卯,是中式家具的精髓,也中式建筑的基础,更是中华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

记得讲中国建筑史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中国古代木匠大都是学徒出身,没有学过结构力学,但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练就了一身因材施用的本领,能够选择合适的木材运用在恰当的位置,甚至通过目测就能判断每块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此刻,看着完美复制的祈年殿微缩模型图,我更清楚地感受到匠师们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一榫一卯上,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古人常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技艺精湛的匠师苦心孤诣创造出的榫卯精品,已经不只是形而下的器物,而是近乎形而上的“匠心大道”了。

一榫一卯间的磨合与匹配,并非一日之功。所以上海老师傅用了五年才做出祈年殿微型模型。这倒让我记起了父亲的叮嘱:“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能在时间里不骄不躁,不急不怨,长期且坚持着,总会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能把看似寻常的行为变成个人习惯,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只有当我们用尽力气,保有热爱,坚持不懈时,我们才会在极致的路上探索出精益求精的美好,寻得人生的高光时刻。

当然,我喜欢榫卯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精巧,还在于它变化的魅力。职二的语文课堂上我读到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篇万化》,百年前梁先生就发问“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那时,我在想,如果我将来设计建筑,必然是不能陷入这样的矛盾中的。但是怎么做才能不陷入这恼人的矛盾呢?那时我也真的不知道。

不过我是一个爱思考的姑娘。后来在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时,看到主人公放弃优渥的生活隐姓埋名搞科研,看到他的儿女继承父辈信念继续不惜一切完成遗愿,看到真的有很多不知名的英雄默默地守着图纸一遍遍演算,直到火箭升空,直到神州飞天。我突然明白了这些一直困扰自己的许久的问题——因为他们有信仰,有毅力,他们的动力从不是某一位神灵,而是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他们在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人生最圆满的价值。

所以,我也想确定我的梦想,我为之执着的未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我的未来虽然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是如果从此刻开始,我把自己打磨成这一榫一卯,懂得坚持,学会忍耐,懂得合作,坚守初心,那未来我是不是也能建造出我心中的祈年殿?

亲爱的同学们,所以,如果你今天问我,五年时间,都可以做些什么,我会告诉你:五年、十年、乃至我的一生,我都努力去做一榫一卯,在千年匠心的传承中,实现一个中国建筑人的价值。

(指导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