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故障检修》教案
课题名称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故障检修 |
授课课时 |
1课时 |
||||||||||||
授课时间 |
2022.10.21 |
授课地点 |
汽119 |
||||||||||||
课 型 |
新授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知道电动汽车无法交流充电的故障原因。 能力目标:能根据任务需要正确查询维修手册并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 素质目标:通过充电插座的检查树立学生安全操作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故障原因的分析 |
||||||||||||||
教学难点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故障的判定 |
||||||||||||||
教学资源 |
资料查询机2台、EV450轿车2辆、投影1台、检修工具2套、任务工单等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 |
备注 |
||||||||||||
学生 |
教师 |
||||||||||||||
复习和巩固
导入
新授
任务实施
任务汇报
总结与评价 |
复习和巩固 任务1根据前面所学完成工单中知识要点的第1、2题(详见任务工单)
案例导入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过程中充电设备和车辆的参数变化,现有一辆2018款吉利帝豪EV450电动汽车无法交流充电,如果你是维修技师该如何进行检修?
新授 任务2根据电路图分析无法交流充电的故障原因?(详见任务工单) 引起慢充无法充电的原因: 1.充电设备故障:(充电盒、充电桩)本身故障 2.VCU故障:VCU工作条件(B+、搭铁、网络)。 3. 动力电池故障:车辆无法上电、BMS故障等。 4.OBC本体及周边故障:CC、CP的通讯故障、交流充电插座温度、OBC工作条件(B+、搭铁、网络)、OBC本体(PCB板、40A保险丝等)。 任务实施 1.故障验证 通过故障验证来确认故障现象,通过仪表中充电连接指示灯和充电指示灯的点亮情况可确认OBC的网络连接情况。 2.充电设备检测 通过充电设备的检测来排除外部故障,为后续的引导电压的测量做铺垫。 3.车辆上电和数据读取 通过此步骤可排除VCU、动力电池和OBC的工作情况故障。 4.根据以上检查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此步骤是为了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通过充电连接指示灯的点亮、充电指示灯不亮、车辆能正常上电等可确定故障范围可能在OBC本体及周边故障,又通过数据流的读取可确定为无引导电压。 5. 对被怀疑的线路进行测量(注明插件代码和编号,控制单元针脚代号以及测量结果)
6.根据上述的所有检测结果,确定故障内容并注明: 确定的故障是:BV10/50对BV01/12断路 任务汇报 各小组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报并分析故障诊断的思路,小组内进行点评,教师点评。 总结 1.通过仪表显示可判断充电情况,尤其是充电连接指示灯的点亮情况。 2.通过车辆能不能上电排除VCU、BCM等工作情况。 3.通过OBC的故障码可判断故障是有码故障还是无码故障,并能判断OBC的工作情况,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 4.通过引导电压的测量可圈定故障点。 |
学生听讲并记录
学生思考并完成任务1,小组汇报完成情况并适当讲解
学生完成任务2,小组汇报,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对知识点进行完善
学生按照任务工单步骤实施检查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工单上。 学生思考、讨论并完成题2、汇报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分组操作
学生汇报并自评
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
教师教授、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 巡回指导并针对引导电压的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2 点评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解码仪的使用并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指导
教师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纠正
教师对本节课的任务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 |
|
|||||||||||
课后作业 |
分析电动汽车无法交流充电的故障的原因和诊断思路? |
||||||||||||||
教学反思 |
本次课复习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原理,以故障案例导入课题,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展开课题,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梳理故障诊断思路、完成故障诊断并验证诊断方法的科学性。 |
||||||||||||||